三生(第4/5页)

我将腰间玉佩交与韶娥,不多时,车行至一关隘,赶车人交换牒文,守关鬼怪走至车前,来回打量。

鬼怪见到韶娥,双眼一亮,丢下长戟,似要抢夺她手中玉佩。我见状大惊,登时跳车阻拦。

那鬼怪见我,轻蔑道:“你想怎样?”

我怫然道:“信不信我当即写下状书,告你贪赃枉法、搜刮民财,贴于此墙外,如有阴司路过,定治你罪状!”

鬼怪闻言收敛,悻悻而返。片刻后,马车载我们穿过关隘,来到一座山口。既下车,看众人排成一列,穿过石门向下行去。

我回身,与韶娥相拥,旋踵穿过石门,迈下山口。哪知这时,忽听韶娥一声惊呼,回头见她滚下山坡。玉佩被扬至空中,闪闪发亮。

再睁眼时,发现已重临人世,面前尽是陌生面孔。

多年来,我苦苦搜寻韶娥消息,十五岁时,打听七棠姚家有一女,自云可知前生之事,于是辞别父母,独自来到此地。

哪知方才至此,韶娥却不记得我,回忆起前生最后一瞬,猛然顿悟,韶娥所以失去记忆,定是玉佩还留在阴间之故。

杨简讲罢,天边已然霞光万顷。王道士听得出神,唏嘘道:“真乃世间奇事。如此说来,姚家小姐便是前世韶娥?”

杨简道:“道长所言不假。”

“你入姚府做下人,便是为了接近她?”

“不错。”

王道士慨叹,当即应允杨简,答应为他打通冥界之路。

几日中,二人东奔西走,筹集道材。

十多日后,万事齐备,二人郊外破庙,铺黄纸,结法绳。王道士点燃一枚道符,抛向空中,随即挥剑,将其刺穿,引火而下,点燃地上两道印带。

“可矣。”王道士对杨简道。

二人踏入其中,沿火光前行。

不出百步,远处青山晕成一团绿彩,四周光景愈发黯淡。

二人一路无言,许久,王道士假咳一声,说道:“贫道有一事,不知当问不当问。”

杨简一怔,说道:“道长但说无妨。”

“那夜你于江畔,救下韶娥后,未能救出兄长。”王道士道,“贫道只想知道,再次下水时,你真欲救杨济否?”

杨简闻言不语,许久怅然道:“是也不是,不是也是。我非圣贤,道长以此相责,难免苛刻了些。”

王道士闻言,缄口不语。

二人继续前行,天色转亮,王道士极目远眺,见一门城楼立于山间,问道:“你说的关隘,可是那里?”

“正是!”

十一

两人加紧脚步,行至关隘下方,见大门两侧,四只鬼怪持戟伫立,见有人来,纷纷提戟上前,口中不耐道:“牒文呢?拿出来!”

王道士道:“贫道不知什么牒文,唯有这个,请兵爷通融。”

说罢,王道士于怀中掏出一圆磬,掀去盖布,抖动手腕倾倒,一只只金锭自其中出,转眼堆成一座小丘。

四鬼怪见状,放下长戟,抢夺王道士手中圆磬。二人借机脱身,穿过关门,向火山行去。

关口之外,风声猎猎。待攀上山口,王道士气喘吁吁,坐地不起。

杨简行至山脊,俯身下望,搜寻那只玉佩。

“奇怪,怎找不见?”杨简自言自语,目光四盼。王道士见其如此,动身前来,向山口中指道:“看,岂不是那个!”

杨简望去,见云雾中,几杈枯枝若隐若现,其中一杈,上挂一道红绳。

“这便是了!”杨简惊喜道,方要上前,却被王道士拦住。

“你先前说,”王道士问道,“一旦迈入山口,便无法脱身。那玉佩深入云雾,即便拿到,又如何全身而归?”

杨简闻言笑道:“我一拿到,便将其抛与道长;之后事情,还烦道长相助。”

王道士大惊,劝道:“你这是何苦!姚家小姐拿回玉佩,记起前生,你若不在,又有何用?不如立刻返身,虽不能再续前缘,却可保性命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