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阅读背景: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很小较小中等较大很大]

第一百六十一章 生死考验(第2/3页)

“谢陛下。”他依言过去。

亭内没别人,亭外也没有。连刚才那个内侍,也已退出很远。

陛下微笑着,悠然而坐,似乎心情很好。

这个气氛十分轻松。

张博雅坐下,恭敬问:“陛下召臣前来,不知有何圣谕?”

陛下笑了。

“博雅,你自幼入宫伴读,与我一起长大。”陛下看着他,笑道,“此时又没外人,你不必拘谨。”

“陛下厚爱。”他并没放松,仍很恭敬,“陛下登临九五,贵为天子。彼时之旧事,如今已不同。纲常乃大伦,君为君,臣为臣,礼法不可无。”

“你还是那么古板。”

“是。”

“你舒心就好。”陛下一笑,悠悠说,“难得今日有闲,所以召你过来。一则为了赏花,二则只想知道,《陈史纪年》进度如何。”

要问修史一事?

“回陛下,正式编纂之前,尚欠一些功夫。”

他想了想,回道:“今存的各家史料,记载多有出入,单是校书一事,就已十分费时。所以有些延迟,万望陛下恕罪。”

“这个不必谢罪。”陛下摆手,叹道,“你如此严谨,我才更放心。”

“谢陛下。”

“常言说,史笔如刀。”陛下看着他,忽然问,“博雅,你一向温厚,史册由你执笔,可会同样如刀?”

“会。”他说。

陛下笑了:“你这么确定?”

“臣十分确定。”他躬身,正色道,“昔年春秋时,齐国崔杼弑君。齐太史书曰,崔杼弑庄公。崔杼杀之。其弟复书,崔杼复杀之。少弟复书,崔杼乃舍之。如此执笔中直,正乃史家本色。臣虽不才,也慕先贤之风。”

这几句话,掷地有声。

楚煜不由一挑眉。

好个张博雅!在自己的面前,敢说这种话?!

他谈及史笔,谈及弑君,居然毫不避讳,神色全无波动。

这说明了什么?

依常理说,他若真的知情,绝对不敢这样。

这个话题太敏感。正常人的反应,是会尽力避开。即使自己动问,回答也该小心,绝不会这样应对。

如今自己没问,他倒先说了,还十分认真。

心中有鬼的人,怎么可能这样?唯有心中坦荡,才会如此表现。

他没问题?

可他对长钦说的话,又是从何而起?

“博雅,你实有先贤之风。”楚煜点点头,赞道,“陈史有你执笔,必不失之偏颇。”

“陛下谬赞。”

“在历代帝王中,你最尊崇哪个?”

“明帝。”

“为什么?”

“明帝襟怀广大,宅心仁厚。在登基之前,他礼贤下士。在登基之后,他执礼依旧。历代有多少君主,一登九五,六亲情绝,故交更不必说。曾共打江山之人,或功高震主,或过从太近,皆不免一死。唯独明帝,对人始终如一。单论这点,已胜过历代之主。”他一边说着,十分感慨。

原来这么回事儿!

楚煜了然。

难怪他对长钦说那些,他在以史为鉴!所以他才说,伴君如伴虎。他劝长钦远离,正为这个原因。

怕过从太近,也不免一死。

果然是个书呆子。

一朝天子一朝臣,虽说历史相似,但总多少有别。他为此纠结,真迂腐到家。

楚煜不由笑了。

“博雅言之有理。明帝是个圣主,我也这么认为。”

“陛下圣明。”

接下来的谈话,变得十分轻松。

话题转了。

从修史到赏花,到天气星象,真正成了闲谈。又谈半天,楚煜才离开。

张博雅恭送,许久才直起身。

身上一片凉。

里衣早已湿透,贴身冰冷。他深吸一口气,脚下有点软。

砰!

他重重坐下,几乎脱了力。直到这时,他的手才会颤。之前压抑太狠,如今一下轻松,颤得止不住。

在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