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声·梦回(1)(第2/3页)
但是她没有问出口。
他们是正义的,是皇室正统、民心所向,杨昭才是祸国殃民、权高震主的奸臣贼子。
当日参与兵变的人,九五至尊,她不能恨;三军将士,她也不能恨;对她有过数次救命之恩、如师如父的大哥,更不能恨。
她最爱的人被害横死,而她竟不知能恨谁。
难道要去恨李辅国、杨十郎,这些为了权势见风使舵、蝇营狗苟的小人物?他们不过是仰人鼻息分得一杯羹的附庸罢了。
心中有种无处宣泄的抑郁。
然后她在元帅府见到了建宁王李倓。
英姿勃发的年轻皇子,马嵬之后屡建战功,骁勇善战雄才伟略,锋芒已经完全盖过他的兄长广平王李俶。新帝仓促即位,尚未立太子,许多人猜测这储君之位,嫡长子广平王未必能稳坐。
而且建宁王正直敢言,屡次向新帝揭发张良娣与李辅国勾结表里干预朝政之恶,惹来二人憎恨;而广平王柔顺软弱,别人告诉他张良娣野心勃勃想扶持自己幼子为太子,应早作打算对付,他却说良娣也是我的母亲,怎能对母亲不孝呢?
菡玉向建宁王行礼。他脸上有一种扬眉吐气的得意骄矜。
她忽然就想起在景龙观看见他的那一幕,杨十郎坐在他身侧,二人十分亲密。被她撞见,他立即不动神色地吩咐杨十郎退下,显然对全局了然于心。
当日张良娣和李辅国也在场。他们本是一条船上的蚂蚱,夺得权势之后,转眼就反目成仇互相攻讦,开始新的争夺。
她几乎瞬间就在心里武断地给建宁王定了罪。有野心的人才会执着于权力之争,广平王的懦弱恰恰也是他的宽仁。
何况建宁王这次来找李泌的目的也与此有关。
新帝对李泌信爱有加言听计从,张良娣和李辅国勾结谋取私利,数次都被李泌发现制止,张良娣因此憎恨李泌。建宁王便来向李泌建议,说他愿意为先生除此二害,以报其举荐指引之恩。
李泌立刻沉下脸:“此非臣子所言,请大王暂且把此事放下,勿以为先。”
菡玉心想:大哥到底和那些宫廷中人不同。或许他确实参与了谋划,辅佐新帝上位重整山河,但是他的目的并不在权势。如果不是安禄山作乱,如果天下太平,他会乐于一直做个山林闲人,潜心修道。
倘若他流露出半点结党营私为自己谋利的端倪,或许她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迁怒憎恨他。
建宁王见李泌反对,起身拜道:“先生请勿动怒,就当从未听我说过。”匆匆告辞离去。
菡玉望着他的背影:“建宁王似乎并不甘心。”
李泌道:“建宁王年轻气盛,有时候难免急功近利思虑不周。”
是吗?急功近利确实,思虑不周却未必。说是为李泌除害报恩,但张良娣首要的眼中钉,恐怕是他建宁王自己吧?
菡玉又道:“建宁王初掌兵权便动了杀机,对母亲刀兵相向,日后若大权在握,恐怕眼里也容不下别人。”
李泌当然明白她的意思。
早在新帝即位之初,因为建宁王军功卓著才略过人,新帝有意让他担任天下兵马元帅。李泌却说,广平王李俶才是嫡长子,战乱之时人心所向在于元帅,建宁王诚有元帅之才,若领军立下功勋,即使陛下不打算立他为太子,那些追随他的人又岂会答应?届时广平王岂不要像周朝的吴太伯那样被迫让贤?本朝太宗、太上皇都是如此。
皇帝觉得有理,改加广平王为天下兵马元帅。
论亲疏,李泌与建宁王私交更笃,但为大局设想,还是劝诫皇帝立长不立贤。
菡玉在朝这些年,看多了结党营私互相倾轧,见大哥如此公道论事反而有些不习惯了,进而微觉有愧。
原本她以为自己是和大哥一样的人,但是近墨者黑,与杨昭纠缠这么多年,或许真的被他同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