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马嵬(第3/4页)
杨昭淡淡道:“哦,这么说倒是我有眼不识泰山,冲撞二位尊驾了。”
老道见他态度倨傲并无歉意,不敢在他面前招摇:“郎君说笑了,都是误会,误会罢了。”
同伴却不懂宫廷朝堂曲折,笑道:“你们是太子的朋友,我们是贵妃的亲眷,那就是一家人了,大水冲了龙王庙呀!”
菡玉终于正眼看向杨昭,眼神中带了一点迷离疑惑之色:“你是……杨昭?”
他的身姿样貌在这一群市井之徒中显得鹤立鸡群格格不入。狂徒自称贵妃亲眷,自蜀地入长安献彩,仔细一想不难判断他的身份。
杨昭侧过脸看着他:“你认得我?”
菡玉退后两步,揉了揉被他扼痛的颈项,冷笑道:“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话未免说得蹊跷。杨昭凝眉不语,老道却恍然大悟,大喜过望凑上来:“郎君便是贵妃的堂兄杨、杨……哎呀!郎君命格贵不可言,草民不敢直呼郎君名讳哇!老朽真是有眼无珠,郎君这样的人品相貌,自然只有倾国倾城的贵妃家中兄弟才有了!小师叔年轻气盛冲撞了大驾,都是一场误会,老朽给您赔不是,郎君莫怪!莫怪!”
一旁受伤的同伴揉着肩道:“老头还算识相!我这哥哥是当今贵妃的堂兄,堂堂国舅爷,又得剑南节度使赏识,自然是贵不可言的!”
老道谄媚道:“区区国舅,郎君前程何止于此!剑南节度使更不足道,将来他还要靠郎君提携呢!”
杨昭问:“此话从何说起?”
老道见他搭了自己话头,更加殷勤:“不瞒郎君,草民名叫史敬忠,皈依三清从道修行,略窥得天机命数。贫道掐指一算,便知郎君十年内……哦不,五年内便可位极人臣、权势滔天哪!”
菡玉眉头深蹙,唤了一声:“阿翁!”对他如此巴结似有不满。
杨昭对谄媚之语并不相信:“有何凭据?”
史敬忠一心想攀附这根高枝,接着说:“贫道法力低微,但我小师叔却是天赋异禀有神算之能,对未来大事了如指掌,贫道虚长这些年岁也只能做他晚辈徒孙!”又劝菡玉:“师叔且说一件三月内将会发生的大事向杨国舅证明。”
菡玉哼道:“我为何要向他证明?”不理会史敬忠的眼色。
杨昭却来了兴致,扬了扬手中的信封:“若你能证明,今日之事便就此作罢,互不追究,自放尔等离去。”
菡玉看了看前后左右围拢的人,有些已回驿站取来兵器,赤手空拳恐怕无法抵挡。最重要的举荐信又在杨昭手里,没了信进京如何立足。他略一思索,答道:“左相李适之年后将遭贬。”
杨昭向前一步,嗤笑道:“这么大的事……又与我何干?”
菡玉离他仅三尺,被他逼近忍不住后退了一步。史敬忠圆场道:“三月太短,郎君甫入京,还未及一展长才呢!菡玉,你不如算一算杨国舅的命理。”
菡玉垂目道:“公诞辰六月十四,午时正刻日当天中之时,贫道算得可对?”
杨昭道:“正是。素昧平生而知我生辰,算你有些本事,但这对我并无用处。”
菡玉抬头见他面带微笑,目光灼灼地盯着自己,不由心生不快,恶语续道:“忌日也是同一天,这算有用么?”
史敬忠吓得连忙制止:“菡玉!休要胡言!”
杨昭却未发怒,又上前一步:“看来山人已经算出我寿可及几了。”
两人相距不过盈尺,离得这么近,菡玉需仰面才能与他对视。他索性直言道:“阿翁说得没错,十年之内,你必位极人臣权势滔天,荣华富贵尽享,但是十年之后阳寿即尽,将毙于乱刀之下,死无全尸。”
他抬起头,正看到杨昭头顶上驿站辕门三个新漆的鲜红大字:马嵬驿。
“就在此处,乱刀分尸,头颅悬于辕门之上。今日叫我在此地遇见你,想来是天道轮回,报应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