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神秘的X(第2/3页)
她继续分析:“笔记里,9月10号那件事后面跟了一句奇怪的话,‘再度失败!X真的存在?寻找周芸!’,再度失败不难理解,陈曦的组织对E厂的调查可能已经持续很久,而且出现过多次机会,但都以失败告终。寻找周芸也不用说了,因为她是M成瘾性研究项目的三名成员之一。需要关注的是中间那句话,X明显是个代号,它代指的是什么?陈曦在怀疑什么的存在呢?”
我突然意识到了什么,心中隐隐不安。
“继续分析。”叶秋薇说,“在《隐痛》中,陈曦很少用到感叹号,因为她是个善于压抑情绪的人。但在此处,她连用了两个感叹号,说明当时她内心出现了少见的情绪波动。这波动因何而来?是因为计划的再度失败么?我不这么认为——陈曦是个冷静沉稳的人,而且不是第一次经历类似的失败,应该不会因为失败本身产生剧烈的情绪波动。其情绪波动一定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或者这么说,她惧怕的并非失败本身,而是失败背后的东西。”
我多少明白了她的意思:“X,她把失败的原因归咎于X。”
“对。”叶秋薇说,“笔记的第十九页,记录了我丈夫自杀的事,后面也跟了一个X。第二十页和第二十一页,分别记录了谢博文和丁俊文的死,也都出现了X,而且后两个X旁边,都加了重重的感叹号。综合这些因素,我认为,引起陈曦情绪波动的,并非计划的失败,而是这个可能存在的X。”
我另起一页,写下一个大大的X。
“进一步分析。”叶秋薇说,“在笔记里,X一共出现了四次,分别在这四件事之后:徐毅中计、我丈夫自杀、谢博文遭遇车祸、丁俊文被妻子推下楼。你发现这些事之间的共同点了么?”
我恍然:“四起事件的发生,都极大地阻碍了陈曦所在组织对M事件的调查。”
“完全正确。”叶秋薇的语气带着赞许,“但四起事件,一起是徐毅江主动犯下错误,一起是我丈夫主动服毒,另外两起都是生活中的意外。每件事本身,都没有值得怀疑的地方,但陈曦也明白,四件事接连发生,就肯定不是巧合了。”
我顺着说了一句:“她怀疑四起事件都是受了某种形式的人为干预,干预者,就用X来代指。但她不知道,后两起事件中的X,其实就是你。”
“这不是重点。”叶秋薇说,“重点是,这四件事之前,类似的事就肯定不止一次地发生过,所以陈曦他们才会怀疑有X的存在。我完全认同他们的猜测:徐毅江是国家秘密组织的高层,一定在训练和实践中锻炼过信念与意志,不会为了一时痛快犯下大错。我丈夫当时刚刚带我走出生活的阴霾,而且加入了国家级研究项目,绝对不会突然自杀。两起事件发生时,当事人都表现出了异常行为,行为异常说明心理异常,也就是说,两人的心理很可能受到了某种形式的干扰。”
“就像你对舒晴、吕晨和陈曦所做的那样。”我感到一阵压抑,“X对徐毅江和你丈夫进行了暗示,引导他们做出了那样的行为。”
“还有一点能证明X的存在。”叶秋薇说,“我跟你说过的,还记得么。09年3月18号一早,我去病房里看舒晴,发现她一夜之间就学会了掩饰心理、抵御暗示,就像有人在她内心深处筑起了一道防火墙。”
“X。”我倒吸了一口凉气,“也是X干的?!”
叶秋薇沉默了一会儿,说:“能够在短时间内帮他人构建心理防御,这个X驾驭心理的能力,丝毫不比我差。”
我陷入沉思:如果当年徐毅江迷奸叶秋薇的事,的确是A集团策划的一场阴谋,如今谢博文已死,X身份不明,我所知的唯一知情者就是舒晴了。再者,如果舒晴突然出现的心理防御机制真的是X帮她建立的,她很有可能知道X的身份,至少在2009年3月17号当晚见过他(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