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偏执女人的死亡资料(第2/3页)
“没来由地怀疑配偶不忠,也是偏执型人格的典型特征。”我用平白的语气叙述说。
“是。”她继续回忆,“那晚,我丈夫快一点才回到家里,不过还是给我带了花。我说起吕晨的事,他肯定地告诉我,丁俊文当晚一直在研究所里。而且据他所知,丁俊文是个非常顾家的人,从来没有过沾花惹草的行为,如果有,男人们之间不会不知道的。”
我认同最后这句话:即便如我,在受到女性邀约后,也总会忍不住向身边的同性朋友炫耀。如果丁俊文真的招惹过别的女人,秦关一定会有所耳闻的。
她接着说:“几天后,丁俊文单独去了我家。我也是为了他们家庭考虑,就说起吕晨怀疑他出轨的事,还质问他究竟有没有出轨。他当着我的面对天发誓,自己从来没有沾惹过别的女人,还说了一句话,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他说,她(吕晨)有点神经,大概是因为以前受过伤害。”
“受过伤害?”我拿起笔问。
“据丁俊文说,她母亲病逝得早,她是跟着父亲和继母长大的。继母脾气很坏,经常对她打骂,父亲惯着继母,从不保护女儿。后来,她考上了公费的研究生,却在报道前的几天,被通知研究生资格作废。她坚信是本科时一个同学顶替了她,那个同学的父亲,是本地教育系统的高官。”
我回忆起教科书里的内容:“幼年缺乏肯定和关爱,长大后又遭遇戏剧性的挫折,确实很容易导致偏执型的人格障碍。她也挺可怜的。”
“初期的偏执型人格障碍,除了会影响人际交往之外,并不影响作为人的社会功能。所以,丁俊文从没想过带她去看心理医生。她的偏执状况,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加深。等我决定杀掉丁俊文时,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她。09年3月下旬,再次见到她时,我发现她已经处在精神分裂的边缘。”
我突然产生了一种压抑感,眼中充斥着一股温热。我猜,我的潜意识正对吕晨报以最真切的同情。
叶秋薇缓缓抬起手,护住颈窝,轻轻咳嗽了一声,我的同情便立刻消失了。
“请继续。”我随后说道,“说说利用她的过程吧。你是如何对一个有严重心理障碍的人进行暗示的?”
“杨教授自杀事件发生后,丁俊文大概是暂时放下了对我的怀疑,不怎么往医院去了。”她说道,“我不能轻举妄动,只好从长计议,耐心等待机会。让我没想到的是,没过多久,他就主动把机会送给了我。”她略加思索,继续回忆,“那是09年3月24号,晚饭过后,我坐在我丈夫身边读一本书,丁俊文突然来到病房,神色焦虑而匆忙。当时,我还以为他发现了我身上的疑点,因而有些紧张,便故作镇定地问他有什么事。他的回答让我意识到,杀他的最好机会就在眼前。”
我理所当然地做出猜测:“他终于发现了吕晨的精神异常,想找你帮忙。”
“对。”她眼中闪动着满意的目光,“他说,吕晨的精神似乎不太正常,总是无缘无故发脾气、找家人的麻烦,有时候甚至会莫名其妙地自言自语——直到那时,他依然没有意识到,吕晨已经有了精神分裂的趋势。”
“自言自语——”我深吸了一口气,“很可能是幻听导致的吧,这已经属于准精神分裂的症状了。”
“没错。”她说,“我知道自己必须抓住这个机会,当即就答应了他的请求。在我的授意下,第二天一早,丁俊文就以探望我和我丈夫为名,带吕晨去了医院。”
我明白:心理偏执严重的人,会否认自身存在的问题,因而对任何形式的心理治疗都存在抵触情绪。接触和治疗这种患者,通常都要在患者无察觉的情况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