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刺探谢博文(第2/3页)
“没这么简单。”叶秋薇摇摇头,“人的心理很复杂,不能单凭一个举动来判断。”
“嗯——”我点点头,放下笔,右手手臂前伸,做了个请的姿态,“请继续。”做完这个动作,我才发现,自己伸出去的手掌完全张开,手心对着的,正是叶秋薇的方向。
“虽然无法肯定,但这个细节把我引向了对他的怀疑。”她接着说道,“这种怀疑,很快就让我回想起更多的细节。他劝我敬酒时,提到了徐毅江对项目审批的重要作用,如果一个人对某件事情非常重视,那么向别人讲述这件事时,他就会凝视对方,通过表现自己的真诚,让对方相信自己的说法。可是,他当时却没有凝视我,反而把目光转向别的地方——”
“说明他当时,并不是真的在意这件事。”我若有所思地看着她,“叶老师,我能不能打断你一下。有个问题我很好奇,这些微表情和肢体语言象征的意义,你是如何得知的呢?相关研究我也接触过一些,但你了解得也太全面,而且——”我想了想说,“也太过突然了。”
“确实太过突然了。心理学读研期间,我读过很多这方面的书。”叶秋薇解释说,“但之前,我很难理解和运用书中的知识。骤变之后,某些感知能力被突然激活,曾经一扫而过的知识,瞬间全都涌入了我的意识。从那时起,别人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对我而言,比言语更容易理解。”
我倒吸了一口凉气,垂眼沉思。
远古时期,人类大概都是靠表情和动作交流的吧。后来,语言成为新的交流工具,原始的交流方式因而退化,藏进了人类的基因深处。
“那次骤变,激活了你的一些原始能力。”我点点头说,“可以这么理解吧?”
“你怎么理解都可以,关键要看效果。”她接着回忆说,“还是酒会那晚,我还回想起,谢博文把自己的酒杯递给我时,脸上出现过一种一闪而过的表情。”
“什么表情?”我急切地追问。
“一秒内连续眨了三次眼,最后紧闭了大约半秒,之后,又下意识紧绷了嘴唇。我当时是个孕妇,而且险些摔倒,他却连个礼节性的安慰的话都没说。”她不等我发问,就解释说,“眨眼和闭眼,说明他不愿看到我,或者一些即将发生的与我相关的事。嘴唇紧绷,说明他压力陡增。我因此判断,他可能提前知道我那晚会遭遇什么。”
我深吸了一口气,下意识地闭上眼。
“你看,视觉阻断行为。”她看着我说,“当人们不愿意接受某些事情时,就会下意识地这么做。”
她轻易地看穿了我的内心,让我觉得很不自在。我本能地回避了她的目光,低下头,才发现自己的左手正紧紧抓着笔记本边缘,右手则紧握着那支我用了一年多的中性笔。我意识到,自己虽然低下头,试图遮掩紧张与不安,但无意识的手部动作,却更充分地暴露了这一点。
那一刻,我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叶秋薇面前,确实没有任何遮掩情绪的必要。
“叶老师。”我鼓起勇气,有些尴尬地看着她,“请继续。”
“除此之外,我还回想起了十几处细节,就不跟你一一细说了。”她看了一眼我的双手,露出一个十分隐蔽的笑容,“总之,契机来临的那晚,我几乎是本能地知道,我酒会当晚的经历,谢博文难脱干系。但是,我当时还不太适应那种状态,尽管直觉是那么强烈,我仍然有些没底。”
“你需要见到他,当面判断。”我明白了她的意思。
“对。”她给了我一个赞许的眼神,“我必须见他一面,才能做出最准确的判断。但那时,我已经突然变得非常理性。我知道,自己不能直接去找他,那样太过明显。我必须等,等到一个自然到来的见面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