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少女(第4/14页)
①“文章生”亦称“进士”,“拟文章生”亦称“拟进士”,式部省省试及第后赐予的称号。
是时宫中正在议立皇后。源氏内大臣推荐梅壶女御,因为藤壶母后曾有遗言叫她照顾皇上。但世人认为藤壶与梅壶都是亲王家的女儿,两代皇后不宜都出自亲玉家,因此未能赞同。世人主张:“弘徽殿女御入宫最早,理应册立为后。”于是两方的袒护人暗中竞争,各有操心。此外还有兵部卿亲王①其人,现已改任式部卿,为本朝国舅,深得皇上信赖。他的女儿早已入宫,和梅壶一样当了女御。袒护他的人认为:“既然要立亲王家女儿为后,则式部卿家的女儿与梅壶同等,且是藤壶母后的侄女,较为亲近。母后逝世之后,由她来代替母后照顾皇上,最为适当。”三方各有理由,互相竞争。但结果终于册立了梅壶女御为皇后,世称秋好皇后。时人闻此消息,无不惊叹,认为梅壶女御好大福分,和她母亲六条妃子完全相反。
同时,源氏内大臣升任为太政大臣,右大将升任为内大臣。源氏太政大臣便将天下政务移交新内大臣掌管。这位新内大臣为人一向规矩正直,而且举止大方,心地贤明。他富有学问,从前玩“掩韵”③游戏时虽然比不上源氏,但办理公事非常能干。他有许多夫人,生了十几个儿子,都已渐次成人,各得官职,个个显赫,全家繁荣。女儿除弘徽殿女御以外,尚有一人,称为云居雁,年方十四,与弘徽殿女御异母。其生母是亲王家女儿,娘家门第高贵,并不逊于弘徽殿女御之母。但这生母后来改嫁了一位按察大纳言。这按察大纳言和她生了许多子女。云居雁由母亲带去,杂在这许多子女中由后父抚养,内大臣认为有失体面,便把云居雁接了回来,寄养在祖母太君膝下。内大臣对云居雁,远不如对弘徽殿女御之重视。但云居雁的人品和相貌非常优美。
①紫姬之父,藤壶之兄,故下文言本朝国舅。
②向例,太政大臣不管琐细政务。
③参看上卷第249页注③。
夕雾与云居雁同在太君膝下长大起来,十岁之后,两人分居异室。内大臣教训云居雁道:“夕雾表弟和你虽是近亲,但为女子者,对男子不可过分接近。”两人分开以后,夕雾的童心也未免恋慕云居雁,每逢观赏樱花、红叶之时,或一同戏耍玩偶之时,夕雾必然紧紧追随她,对她表示好感。云居雁自然也爱慕夕雾,直到如今,相见时还是两小无猜,不知回避。侍候他们的侍女、乳母等在旁议论:“有什么关系呢?两人都还是孩子,况且多年相伴,一块儿长大起来。突然把他们拆开,未免太忍心吧。”云居雁无心无思,一味天真烂漫。夕雾虽然还是个幼稚的孩童,似乎情窦未开,但不知和她发生了什么关系,自从离居以来,一直忧愁叹息,心绪不宁。他们的书法还很生硬,然而也颇美观,将来显然是很出色的。他们便互通情书。但儿童粗心大意,有时不免随处散落。侍女们拾得了,约略知道了他们的关系。然而谁会告诉别人呢?她们都只当作不看见。
庆祝升官的大飨宴办过之后,朝中别无紧要公事。岑寂无聊之时,降下一天秋雨。有一个“荻上冷风吹”的秋夕①,内大臣前来参见太君,又把女儿云居雁叫来,命她弹琴。大君精通一切乐器,都已传授给孙女云居雁。内大臣说:“琵琶这乐器,女子弹奏时似乎不很雅观,然而声音还是悦耳动听的。现今世间,受到正确师传的人恐怕没有。算来只有某亲王,某源氏……”数了几个人之后,又说:“女子之中,源氏太政大臣养在大堰山乡的明石姬,据说手段十分高明。这个人祖上都是音乐名家,传到她父亲一代,长年隐居在明石浦山乡,不知怎的她也弹得如此高明。源氏太政大臣常常称赞这女子琵琶弹得特别好听。音乐的才能,与别的技艺不同,必须与广众合奏,多方磨练,方能进步。这女子独自弹奏,也会进步,倒是很难得的。”说罢,劝请太君演奏。太君说:“我拂柱的手,已经很生硬了呢。”试弹一曲,音节甚美。弹毕说道:“那明石姬真好福气!听说人品也非常好。源氏太政大臣一向没有女儿,她倒替他生了一个。大臣又恐这女儿住在山乡不得发迹,把她带到自己身边,交与那位高贵的紫夫人抚养。人都称赞他想得周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