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2/2页)
事情经过原原本本地说明之后,索普家三位小姐讲了许多客气话,希望通过两位哥哥之间的友谊,进一步认识凯瑟琳,希望大家都觉得现在已经成为好朋友了,等等,等等。听着这些话,凯瑟琳心里乐滋滋的,并且作了答,把能用上的美好话语都用上了;同时,作为这友谊的第一个证明,她不一会儿便应邀挽住了大姐索普小姐的胳臂,跟她一起在温泉房散了一会儿步。凯瑟琳庆幸巴思的熟人又增加了几个,而且她在跟索普小姐聊天的时候,差不多已经把蒂尔尼先生忘掉了。毫无疑问,友谊是医治失恋痛苦的良药。
她们之间的交谈换了话题,这些话题一旦无拘无束地讨论起来,对于促进两个年轻女子之间蓦然产生的友谊,一般来说会有很大的作用: 譬如服装呀,舞会呀,调情呀,取笑呀。不过,索普小姐毕竟比莫兰小姐大四岁,至少也比她多了四年的见识,因此,在讨论这些话题时,她有很明显的优势。说舞会,她可以拿巴思与顿桥[2]比较;说时装,可以与伦敦的比较;她可以纠正她新结识的朋友对于许多优雅服装的看法;任何一对男女虽然只不过是相对而笑,她却可以断定是在调情;在拥挤的人丛中她可以给你指出一个怪人。她这方面的能力使凯瑟琳相当佩服,因为这些本领对她来说完全是新鲜事。这些本领会使崇敬之心油然而生,如果不是索普小姐态度随和快活,又频频述说这一次能与她结识的喜悦,使她敬畏之感得以缓解,心中只有亲切的情意,那么,这种崇敬就会因过分强烈而使她不敢去接近。她们之间的感情愈来愈深,在温泉房里走上五六个来回是不能使她们满足的,而是要在大家都离开的时候,让索普小姐把莫兰小姐一直送到艾伦先生住所的门口;使大家都感到慰藉的是,她们知道晚上大家要在剧院里见面,明天早晨还要在同一座教堂里祈祷,到了这个时候,她们还要非常亲切地、依依不舍地握手告别。分手之后,凯瑟琳径直上了楼,站在起居室的窗前望着索普小姐走在大街上,羡慕她走路的优美,轻捷的姿势,羡慕她的身材和服装组成的时髦外形,心里感激机遇替她觅到了这样难得的一个朋友,而她这时的心怀感激,也是情理之中的。
索普太太是个寡妇,而且生活也并不富裕。她脾气温和,心眼儿也好,是一个非常溺爱孩子的母亲。她的大女儿容貌非常美丽,而那几个小女儿,都想要像大姐那样漂亮,模仿大姐的神态,穿同一式样的服装,倒也妆扮得很好看。
写这段家庭简介的意图是要取代索普太太关于她自己过去的遭遇和困苦的冗长叙述,因为如果让她自己来叙述,就会占上三四个章节的篇幅;就要描述那些贵族和代理人的不中用,以及详详细细地重述过去了二十年的话。
[1] 布商学校创办于1561年,诗人斯宾塞曾就读这所中产阶级学校,该校主要收商人子弟。
[2] 英格兰东南肯特郡一城市,有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