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谢春池(四)(第3/3页)
就这么熬煮着,品评着,昌平五年的初秋,悄然降临。
王授文荐进来的那位肖姓的大夫与王疏月到真颇有几分医缘。王疏月也慎重地遵着周明等人的嘱咐,认真的服药,调整饮食和起居,过了八月中旬,身上果见好转。
与此同时,长春宫却传出消息,皇后已经病得不能下榻了。
因宫门锁闭,来来往往的人并不能看见其内的寥落。
反而日日听见墙内传来单薄婉转的唱腔。最初还是清亮的,然而久而久之,就渐渐地喑哑了起来,最后甚至变得沙哑无情。听得人魂魄具颤。
整个昌平五年中,大半秋日的肃杀都笼向了长春宫。
皇后病笃。皇帝不肯相顾。
太后斥也斥过,求也求过,拿捏着满蒙的姻亲关联,逼也逼过,皇帝却还是一直无动于衷。
诚然,这已然不是帝后之间单纯的恩断义绝。
那刻意的冷漠和疏离之中,藏着刚硬的帝王对蒙古的姿态,还有一生辛酸的皇后,努力保全的最后一点点尊严和骄傲。
八月十四,中秋的前一日。
内务府和太医院的人,一同在南书房值房寻见十二。跪禀了长春宫的主子娘娘,已在弥留之期的境况,求十二回禀至皇上面前。
皇帝闻禀,看着身后的疆域图沉默很久。
“告诉太医院,药食不济就用灌的。朕后日便要启程去热河,其他的不论,朕要博尔济吉特氏……活到秋猎之后。”
十二颤声道:“若活不到呢。”
“活不到?”皇帝转过身:“活不到就封宫,停灵长春,不设祭,不发丧!”
十二喉咙发烫,忍不住道:“皇兄……您对皇嫂当真就没有一点情分了吗?”
皇帝没有说话。
那一日秋风干冷,黄昏没有金阳,却有一大片一大片,乌深的树影。
张得通小心地推门进来。
“万岁爷。”
“说。”
“主子娘娘有求,想见您一面。”
“不见。”
“是……那个……”
张得通迟疑了一阵,狠了狠心,上前躬身道:“主子娘娘还有一求。”
“说。”
“主子娘娘说,您若不肯见她,就求您让她见见贵主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