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侥幸,不侥幸(第2/4页)

“像我这样资质普通的人要想创业,接受完整的高等教育,是大有裨益的事,而且有一点是肯定的,他们虽然选择退学创业,但退学不意味着不学习。”

“对,只不过,他们可能会目标明确的选择性学习,那样学习效率更高。”主持人对他的说法表示肯定。

“我想问的是,事业已经小有成就,高中的学习又非常辛苦,你就没有动摇过?”

“在初中的时候,准确的说,初一的暑假,我混进了我们省城的财经大学,拿到了《货币金融学》和《投资学》的课本,当时很高兴,呵呵,以为可以马上自学成才,再抓住机会实践几次。”

“谁知道一翻开书就难住了,又是高数,又是很多专业的英语名词,就我自学,不但效率低,还真有可能把经念歪,所以我那会就觉得,应该系统的在老师带领下学习,那样的效果才会好。”

“初中的时候就你看大学的专业课本?”主持人问。

“是,因为对这方面很感兴趣。”

“那后来呢,看不懂就没看了吗?”

“借书给我的那位,现在是我们集团的一位高管,顺道把他的笔记也给了我,我自己买了一些工具书,有弄不懂的还写信向他请教,在初二的时候,那两本书也算啃完了,当然,也是不求甚懂。”

“这还不是天才吗?初中的时候你就能想这么远,还这么下苦功,让我们为一平的努力鼓掌。”

“果然谁的成功都没有侥幸,你的启动资金,也和这方面有关?”

这也算是给冯一平一个机会,让他亲口说出自己第一桶金的来源,从而洗脱不少人议论纷纷的“原罪”嫌疑。

“是的,高中的时候,我有一笔爸妈不知道的外快,然后偷偷的把自学的一些东西在金融市场里实践了一下,也是拜当年的大环境所赐,很侥幸的积累了一些资金,那也就是我发展的启动资金。”

“有钱了,事业也不错,还能坚持读高中,确实不容易。”主持人又夸他。

“通过学习赚到了钱,所以对学习更有兴趣。”冯一平直白的说出了自己的理由。

“自学都能赚这么多钱,如果老师带着学更多的专业知识,岂不是能赚更多的钱?你是这样想的吗?”

“真是这样想的,”冯一平笑,“而且当时坚持读高中,也有另外的一个考虑,我爸妈,他们很传统,跟很多家长一样,有望子成龙的想法,考上一个好大学,绝对是能让他们脸上有光,心花怒放的事,就是只为这个目的,也值得我好好的读高中。”

已经成家的观众都在鼓掌,唉,别人家的孩子,怎么就这么懂事。

“听说你高中的时候,除了学习和创业,还做了另一件很重要的事,写书。”

“对,写了一本小说,还有把自己关于商业的一些思考,反复进行了梳理。”

主持人拿起两本书,“这就是一平在紧张的高中写书的成果,这本小说,现场和电视机前的很多观众应该很熟悉,在两岸三地都有销售,累计销售近200万册。”

“这一本,那就不仅是在两岸三地,全世界很多人都清楚,都熟悉,我也看过不止一次,这就是蓝海战略。”

“写这两本书的时候,预料到了后来的结果吗?”

“真没有,”冯一平摇头,“写小说,当时纯粹是为了钱,因为侥幸的在初中就发表了一些作品,有一定的反响,拿到的稿费,可以说是极大的改善了家里和我自己的生活,所以后来需要钱的时候,习惯性的朝这方面想。”

“蓝海战略,当时其实还并没有把它升华成理论,只是一直在琢磨,以当时自己孱弱的实力,如何能创业成功,后来也是在实践中慢慢成型的。”

“听说如果不是为了你自己的杂志,你都没想着要把他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