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喀什的理由(第2/4页)
我坐在天台边缘的长椅上,也不嫌弃那烟火沾在衣服与头发上的味儿了,看着不远处灯火通明的夜市,对面安静的清真寺广场,初秋的风徐徐吹着,凉却不冷,耳畔有人声、琴声、欢笑声以及花洒浇在植物上的水流声。
夜,渐渐深了。心,变得安宁静谧。
是在这一刻,我爱上了喀什。
我爱喀什的夜色,我更爱它的夜市。
不管去哪里旅行,当地的早市与夜市都对我有着莫大的吸引力。像我这种瞌睡虫,逛早市的兴致总是被睡意无情扼杀掉,为数不多的几次早市印象里,大理的蔬果市场最令我喜欢,在清晨的阳光里,那些沾染着露珠水汽的鲜花、蔬菜、水果,令人心里感到无比温暖与欢喜。如果说早市让人感觉温暖静美,那么热热闹闹的夜市,更多了几分喧闹的人间烟火气。
从南疆一路下来,几乎每到一个城镇,我们都不放过当地特色的夜市,在我看来,大大小小各有不同,却也无比类似,不同的是氛围,类似的是食物。水果、烤肉与面食,是南疆夜市上不变的内容,但喀什的夜市,却是更为地道的南疆特色,在吐鲁番、库尔勒的时候,夜市上还会有很多四川人的摊位,在喀什,却全是本地风味。
每晚九点,我们趿拉着拖鞋穿过清真寺广场前面的地下通道,出了通道口,便是扑面而来的热闹。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晃了几个晚上,我们吃东西的顺序非常固定——在通道口一个卖水果的摊位前站定,西瓜一瓣,哈密瓜一瓣,站在摊位前吃完,擦嘴,付钱。然后再转到卖烤肉串的摊位,吃完,擦嘴,付钱。再然后,围到一个卖麻辣烫的摊位,挑选,吃完,擦嘴,付钱……这个夜市不大,摊位之间紧紧相邻,也基本没有座位供客人坐下来慢慢品尝。于是来觅食的人,游客与本地人拥挤在一起,围在摊位前,取了食物也不拿走,吃完,擦嘴,付钱。我对这种感觉非常着迷,从一个摊位晃到另一个摊位时,我竟生出一种诡异却浪漫的错觉来,我们不像是在吃夜宵,更像是在跳一支圆舞曲,围绕着这不大的夜市广场,舞伴是身边来来往往的陌生人,并肩而立,再擦肩而过。
也因为这一点点的独特,喀什的夜市,成为南疆我最爱的夜市。
阿以是个巴扎控。
按照他的行程,在到喀什的第二天便与我们分开了,他决定先去塔县,回头赶喀什的周末巴扎,见他这么郑重其事,我跟苍苍也被勾起了兴趣。我们到的时候是周一,如果要赶周末巴扎,必须待一个礼拜,原本以为要擦肩而过了,但最后我们从塔县返回喀什那天,正是周日,如此巧,更没有不去的理由了。
喀什的巴扎是中西亚最大的贸易市集,比起和田的质朴原始,这里占地更大,规划更现代化,干果区、纪念品区、地毯区等等,真正是琳琅满目,却分门别类划分得很清晰,跟很多地方的商业街没有很大区别。虽然它已经很商业,但依旧不减我先后去逛了两次的兴趣,我对那些小商品没甚兴趣,吸引我的,是那些精致好看的羊毛地毯!
市场里的地毯店众多,一路逛过去,眼花缭乱,每一家那些堆积如山的毯子,一捆捆就搁在地上,看起来就跟做廉价批发一样,但一问,随便一张小毯子的价格,都令人咋舌。除了新疆本地的老毯子,更多是中东来的,伊朗与土耳其的羊毛地毯,远近闻名,但价格也昂贵。好看的毯子太多了,心里喜欢,爱不释手,但时刻不忘提醒自己,这是穷游、穷游、穷游。挑来挑去,最后只舍得买下一张小小的,跟老板讨价还价很久,成交价格依旧令我心疼。羊毛毯厚重,我一个背包自然没法背回去,在这个市场里,不管你买干果还是纪念品,嫌东西重不方便携带?没关系,帮你叫快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