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放飞的考试(第2/4页)
她又举曹娥的例子,曹娥一个月给父母五两养老银子,而她哥哥得到家中九成的田地产业,一个月只给父母一吊钱。
瑶光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洋洋洒洒,还提出有职业的女子可以自由结社,如同江南那些绣娘织女一样,但并不一定要拘于同行业。
“不管会不会总得把卷子填满不能大题空着不写”是瑶光从小到大受的教诲,所以她胡写八写,反正是把卷子填满了。然后再检查一遍,啧,还发现自己写了好几个错别字。算了,不改了。谁叫繁体字笔画太多,挤成一团了。
瑶光举手,倒扣卷子就算交卷了,裹紧鸭绒衣扬长而去。
出了考场,竹叶和吴嬷嬷正捧着手炉暖壶和其他考生的亲眷家人等着呢,竹叶一见她,大吃一惊,“娘子,你怎么这么快就出来了?薛娘子还没出来呢!”
吴嬷嬷一瞧就知道这是没戏啦,二话不说,先从暖壶里倒一杯热腾腾的奶茶给瑶光。
瑶光喝了茶,稍微暖和了点,再抱上手炉,“冻死我了!回家去。”
她可不知道,她那份卷子一交上去,立即被封好了放在一个牛皮信筒中,由一位侯在偏殿的特使送去了宫中。
是的。狗皇帝知道瑶光要考道初试了!
其实他倒没特意关注她,是端王想在皇帝面前给韩瑶光刷个好感才提了一句。
端王是随口一提,皇帝却上心了。他挺好奇这个到太清宫藏书楼只会借话本(本)的人能考成什么样。才入道门几个月内就去应考,莫非……她是天才?
于是皇帝就随口吩咐了一句“把韩玄玑道初试的卷子封了拿来我看”,回头便把这事忘了。
等出了渤海侯叛乱的事,皇帝哪还想得起这事。
到了这天晚间,皇帝看到案头放了个锦衣卫密使奏报专用的朱漆牛皮信筒,还疑惑是什么呢,打开一看,才想起韩瑶光去道初试这回事。
他扫了卷子两眼,差点没气笑了。
这个韩瑶光!
但细细读完韩瑶光写的“论乡间逼嫁寡妇疏”后,皇帝收了先前的恼怒,觉得她那些前人没有的见解并非哗众取宠,确实有些意思。
历朝历代建立初始都鼓励寡妇再嫁,主要原因是战乱连年,人口下降,政府税收减少,但如果像韩瑶光所说那样,允许有职业技能或是一定财产的寡妇自立门户,那么至少赋税真的能够增加。不然,只是单纯鼓励寡妇再嫁,即便生出新人口,也要等到长到十五岁才有用。
以江南几个全国纳税大州府为例,蚕桑丝织业发达,仅湖州府一地,登记在册的织女绣女就有十五万人,分别属于近百家大大小小绣品社、织工社,她们所缴纳赋税占湖州一年赋税四成还多。
皇帝又看了一遍韩瑶光的卷子,叫来李德胜,“听说近来京中几部茶楼酒肆中常说的书都是从梨溪山上传来的?你可知道?”
李德胜躬身道:“皇上,坊间最近确实有几部书甚受追捧,首当其冲便是《桐花女泣血传》,还有什么《三剑客》和《兰西英雄传》,《桐花女》此书据传是灵慧祠老观主所做,《三剑客》和《英雄传》则是韩玄玑道长整理韩国公子遗物时偶然发现的异国话本子,其中颇有些残缺疏漏之处,但因故事中风俗人情与我大周颇为不同,世人以为奇,故而争着去听个新鲜。老奴没听过这些书,倒是崔旺和王拂来这些个小崽子们休沐时都偷跑去听了,还有人将书带进宫里来的。”
皇帝“哦”了一声。
李德胜继续道:“韩玄玑道长请了两个说书女先儿,在翠溪镇开了间名为‘碧水江汀’的茶楼,但不叫茶楼,叫做‘论坛’。”
皇帝好奇,“论坛?为何叫这么个名字?”
李德胜道:“论坛分为两层,二楼只接待女宾,一楼只接待男宾。男女进出各有其门,男宾处以深色纱幔隔出雅间,使人不得见到其中之人面目,寻常茶楼说书,常有听客发生争执,继而相互谩骂,约架打闹,但在碧水江汀,凡有争论皆需写了条子由堂倌递到楼上,中场休息时女先儿们会择而念之,辩论者再回以字条驳斥。这样,争吵者究竟是谁众人都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