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第4/5页)

男客人在公用电话亭打了个电话给包车公司,说他现在在新宿车站西口,要公司立刻派一辆车过去。认人的标志就是他手上拿着的黑色皮包。

于是公司立刻派车前往迎接,司机也很快根据黑色皮包找到了他。

客人在电话里说要去相模湖,所以司机出发前还特地去加满了汽油。一上车,男子就让司机先去高圆寺,说是还要接一个人。

要去相模湖,最快的方法就是坐火车,况且包车价钱不菲,会选择这种方式出行的人,不是特别阔绰,就是有什么难言之隐,不方便坐火车。

果然,司机开车来到青梅街道高圆寺一丁目电车站时,就发现男客人要接的人是个女的。

站在路边的年轻女子身着灰色外套,主动向车子走来。车里的男客人说那就是他要接的人,于是司机便下车为女子开门。

司机听不清两人在车里的对话,因为他们好像都有所顾虑,不敢大声说话。司机偶尔会看看后视镜,发现两人紧靠在一起,显得非常亲密。

男客人时不时会和司机聊天。即使是包车,从高圆寺一丁目到相模湖也需要整整两个小时。

男客人与司机的对话,主要围绕包车和出租车的生意进行。他对业界的情况了如指掌,嘴里经常会蹦出一些只有内行人才知道的专业术语。司机还以为他是包车公司的高管人员呢。

男客人妙语连珠,显得非常开朗。而女客人一路上总是低着头。只有男客人轻轻问她话的时候,她才小声答应几句。

不过这样的女人也不少见。很快,包车顺利到达了碧潭亭酒店,男方根据计价器上显示的费用付了钱,还另给了三百元作小费。

以上便是包车司机的证词。

警方根据证词推测,两人事前经过协商决定,采用分别上车的方法避人耳目,男的在新宿上车,女的在高圆寺一丁目上车。

通过碧潭亭女佣与司机的证词,可以大致推测出两人之间的关系。

警方还进一步调查了被害者土肥武夫的身份。

正如土肥的名片上写的那样,他正是业界小报——《交通文化消息》的发行人兼主编。这份报纸主要面向经营出租车、包车、巴士和卡车等陆上运输业的人进行销售。

编辑部的地址也如名片上所写,就在新宿区山伏町。不过所谓的编辑部就只是一栋两层楼的小房子,办公室里仅有两名年轻的男性员工。

被害人的妻子接到消息后,立刻赶往相模湖。见到丈夫的尸体,不禁失声痛哭。

据土肥的妻子米子说,自己的丈夫土肥武夫今年三十九岁,夫妇育有一女。土肥曾在伪满洲国的一家汽车工厂里工作,战争期间入伍,停战后回到日本,在东京当了一阵子出租车司机。夫妇两人是在伪满洲国相识结婚的。

土肥在伪满洲国的生活十分宽裕,出租车司机的工资并不能让他满足,于是他开办了那份业界小报。他的事业很成功,原本报社除了他就只有一名员工,去年又多雇了一名。

“我丈夫的收入虽然不是很稳定,可他每个月都会给我五万块钱。不过有时会莫名其妙带一大笔钱回来。”米子如是说。

那么案发当日,土肥究竟做了些什么?米子称,土肥一大早出门的时候,告诉她今晚可能会晚归,说不定干脆不回来睡了。因为工作的原因,土肥经常在外过夜,所以米子也没有多问。她还说自己的丈夫以前的确有过一些情妇,可现在应该没有才对。

《交通文化消息》每十天发行一期,每期发行量大概在三千份左右。

这类业界小报,相关企业一般都会二三十份一买,买的时候当然要付钱。报社还会以广告收入等其他名义接受企业的捐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