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官袍(第3/4页)

李岫不由在想,该如何说动阿爷顺势而为,总不能说“薛白算计了世人之利,事不可阻”。

思来想去,是夜,待李岫见到李林甫,开口道:“阿爷,孩儿有个主意,与其拦着使圣人不悦,不如孩儿出手抢他们的功劳……”

“门下,圣王之治天下,修礼乐而明教化,阐至理而宣人文。朕膺受天命,嗣承皇业,尚惟有民安物阜之盛世,必有一统之巨作,齐政治而同风俗,序百王之传,总历代之典。今命秘书省集文学之臣,纂四部之书,及购募天下遗籍,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旁搜博采,贯通古今,备辑为一书,毋厌浩繁……天宝七载,三月二十四日。

秘书省,李瓘迈步上前,领了圣旨,之后却是又递到了陈希烈的手中。

“老夫只求圣人满意,今垂垂老矣之躯,担不起太多繁重事务,一切还得拜托左相。”

“定不负李监重托。”

陈希烈也意识到在御前抢功时太不给李璀面子了,毕竟是多年没有掌权的机会,难免一时激动。此时连忙笑脸相迎,保持着一团和气。

从今日起,秘书省将迎来新的变化……

而就在两座主官还在虚情假意,惺惺作态之时,西院之中,萧颖士已将一份名单递在薛白手中。

“状元郎看看,这些便是老夫举荐的学者。”

薛白接过看了,名单非常长,他认识的只有其中的九牛一毛,如韦述、苏明源、李华、王维等人,再往下看还看到了几个虽不认识却久闻其名的人物,如王昌龄、储光羲。

“王大兄昌龄如今还在江宁吧?”

“是啊,可否召回长安?

薛白道:“我请左相试试,若不成,再请国舅试试。”

萧颖士信得过他做事,不由莞尔,道:“你今日这一举措,让我得以趁机帮一帮很多落魄的朋友啊。”

薛白不由也笑了起来,道:“秘书郎既占了此事的大好处,可得用心做事才行,莫再如往日那般清闲了。”

萧颖士避而不答,指着名单感慨道:“待这些人来了,又可举荐更多的学者,到时天下文豪聚集,是何等盛况啊。”

“怎没有李白?

“我与李白不熟,却不知李白的狂放性子耐不耐得住这秘书省的规矩?”

薛白亦不知李白适合与否,此事倒也不急,他先提笔加上自己要的人选,首先便写下“李泌”二字……

这日之后,秘书省迅速开始变得忙碌起来。

具体事务虽还未展开,一个个官员已被调了过来。

首先来的是韦述。

韦述年轻时曾经随马怀素编《群书四部录》,如今他重回秘书省,当年那些一同编书目的好友殷践猷、余钦、毋等人都已经不在了,怎么不教他感慨。

在西院洒了一把老泪,韦述很快就收了情绪,指着南边的两个厅堂,向薛白道:那年,御史台犹欺我们无权势,占了我们的厅堂,当时西台中丞便是裴宽老儿。”

薛白道:“韦公可知?如今我们秘书省的地方,马上也要不够用了。”

韦述一愣,大笑道:“既如此,那只好请御史台‘帮衬帮衬同僚’了。”

叙过闲话,心思便转回了正事上来,要修一部大成的类书,并不是把《群书四部录》这目录下的所有书籍一股脑地编进去就行,而是要在此基础上整理、修改,是极繁浩之事。

薛白本预计要有上千名学者,韦述却摆手道:“至少需有学士两千人,老夫旁的不担心,只担心户部啊。”

“韦公放心,此事终归也有右相的功劳,他不会卡扣。”

“说到此事,你在其中又有多少功劳?”

薛白道:“我刚任九品官,官袍尚未披上,只要事情办妥之后能有一点点功劳即以他的官职、资历,编书这么大的事确实也不是主持者,实际确实是由几个宰相、大儒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