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第3/4页)
丁之童点头,但这些她都是已经知道了的。
而秦畅想说的却不仅止于此:“除了利用资源,你还要记住他们的名字,印度的Kumar,Dev,Rajish,广州的Vera,阿Fay,Monica,还有马尼拉的Jejomar,Joseph,Maria,摸清楚每个人的工作风格和递交速度。这样当你把需求提过去的时候,就已经能够预估完成的时间和产出的质量。如果期限特别紧,你有熟人可以求。要是出了问题,你也知道应该找谁。”
听到此处,丁之童才突然意识到,自己其实已经犯过这样的错误了。
JV对待外包团队的方式刚好跟秦畅说的相反,从来不跟那边多废话,只把他们当作隐藏在系统背后的工具人。其中甚至也包括印度团队,反正他自己用的是缩写的名字,讲话一口美式口音,完全可以躲在电话后面演美国人。而她也受了影响,刚刚开始工作一个月,因为外包结果错误和递交时间长造成的加班就已经有两次了。
“Factset和CapitalIQ也都有辅助团队,合理得利用可以大幅缩减你在底稿上花的时间,闲下来跟他们打个电话,沟通一下自己平时的诉求,让他们提前给你准备好一些链接好公式的Excel模板,这对于快速更新可比公司和可比交易非常有用……”
“Bloomberg也是一样,一台终端每个月两千刀的服务费,有任何不明白的地方都可以召唤帮助,千万不要跟他们客气。”
…………
秦畅说得很快,都是干货,全程没有叫她努力,只是教她偷懒——像一个聪明人那样偷懒。
老摸鱼人是真的稳。
丁之童两个拇指打字,在黑莓上狂记,实在跟不上了还要说:“等等,等等,刚才那句能不能再说一遍……”
秦畅失笑,停下来等她。
等到全都说完,丁之童看着黑莓上一大段的记录,又问:“这些全都做到,你花了多少时间啊?”
秦畅想了想回答:“大概一年多吧。”
“那这之前怎么办啊?我觉得其他第一年的分析师都比我好……”丁之童很怀疑自己是不是能挺过去,她本就是吊车尾进来的,被末位淘汰似乎也是顺理成章的结果。
“你听过那句话吗?”秦畅看着她,不答反问,“Ifyoupretendtobesomethingforlongenough,youwilleventuallybecomeit.”
丁之童听得一怔,这句话她一直奉为真理,前不久还想起来过。
“此地需要的是懂得合作的聪明人,而不是一个苦大仇深的劳动模范。在你真正能做到之前,你只能假装成那个样子,”秦畅继续说下去,“用最诚恳的态度,最聪明的方式,做最繁琐的工作,但是不能把焦虑、压力或者疲倦表现在脸上,哪怕只是一点点。外向和积极在这里是一种政治正确,你的抱怨或者崩溃没有人在乎,也不可能获得其他人的尊重。”
话到此处,丁之童忽然有种顿悟的感觉。JV其实就是这样一个反面教材,他一直在用辛苦和怨气来表现自己的不可或缺,而且也正在把她带进同样的误区里——工作时间片刻不停地敲着键盘,午饭也没空吃,别人在周围聊天统统屏蔽,再加上长时间加班,在极度疲惫之后变得更加情绪化。
那一刻,丁之童看着秦畅。这些话,他没有早一点跟她说,但如果说得早了,也许不会让她如此印象深刻。
“还有,”秦畅最后又补上一句,“不管多忙,一个礼拜至少给自己留一天时间,好好休息,跟朋友在一起。否则不等你熬过这一年,身体上就受不了,朋友也没了。”
那顿早餐就这样结束了,他们一起走回办公室,路上聊得都是琐事,终于让她放松了一点。
其他的话都记在黑莓里了,只有最后那一句,一直就在丁之童脑中盘桓。
回到自己的位子上,她翻了翻手机里跟甘扬的聊天记录,发现这竟是一个多月以来他们之间最言之有物的对话只有抽中纽约马拉松的那一次,其余无非就是“你在干什么?”“吃饭了吗?”“下班了吗?”“早点睡觉啊。”而且大多是他在问她,她几乎没有主动找他说过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