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葬礼、华光信托和商业帝国的“蛊惑”(第6/12页)
林子昂并不清楚,在张文华办公室里,老板和张局聊了些什么,也不清楚香港发生的事情,为何让沈天放和薛翔鹤如此紧张。在这个圈层里,有很多事情,林子昂是只见表象不知背后奥妙的,客观上,也不需要知道那么多。不知道,反而是一种保护,这个道理是林子昂事后才领悟出来的。但在事情经历的整个过程中,谁不希望多知道一些呢?又有谁不希望自己就是整个事件中的主角呢?
分明似喜非为喜,恍惚闻香不是香。主角,真的有那么好当吗?
回到北京,振华控股内部的紧张气氛又再次浓重起来,感觉马上要迎接新的重大战役了。只不过,沈天放也好,包括最近经常来北京的薛翔鹤,他们每次开会的神情,都变得严肃了,神情也不似过去。倒是沈天放和薛翔鹤两个人私下里的交情,比过去增进很多,大概是终于找到了可以一起沟通的共同语言了。
外部的市场环境风云突变,各种消息扑面而来。杜铁林说,如果这是冬天,那肯定会有草木死去,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但只要我们能够活下来,到了来年的春天,我们就是当仁不让的主角!看来,老板要开始发力了。众人纷纷觉得,这会是振华控股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重大的转折和跨越。
正当所有人都在期待振华控股的“伟大崛起”之际,有一个坏消息,却提前传到了杜铁林的耳朵里。安可为打电话给杜铁林,说王儒瑶先生病了,确诊为胰腺癌晚期,一个最坏、最坏的诊断结果。杜铁林整个人,顿时,就懵掉了。
熟悉杜铁林的人都知道,杜铁林和王儒瑶明面上是师生关系,但某种程度上,情同父子。杜铁林的父母过世得早,在老家安徽歙县,杜铁林从小是在叔伯父家长大的。到了北京上大学,包括后面成家立业后,虽然他也常回老家看望叔伯父,但从精神维系上而言,杜铁林与王儒瑶之间的关系,更亲近,也更为紧密。
王儒瑶膝下只有一个女儿,远在美国定居,本来约定待王儒瑶退休后,老先生就和老伴一起去美国女儿家常住,顺便再照顾小外孙,颐养天年。王儒瑶也确实去美国生活了一段时间,但总觉得没有在国内逍遥自在。卸任系主任之后的前两年,因为又带了一届博士生,王儒瑶便借着带学生的“正当理由”,一个人待在北京,老伴则去了美国女儿家。王儒瑶顶多寒暑假去美国短暂居住,碰上特别不情愿的时候,就说学校有重要会议,或者就说要去外地参加学术研讨会,反正就是尽量推脱,不去美国。过去,王儒瑶并不热衷参加这种学术会议,但自从半退休状态后,一听研讨会还有其他老朋友参加,再偏的地方他也愿意去,图的就是这份老友相聚的热闹。
等到自己带的最后一届博士生毕业,王儒瑶终于彻底退休,他便没有理由总是待在国内。加之,老伴非常享受在美国同女儿一家生活的天伦之乐,便要求王儒瑶也要去美国,不许一个人待在北京。王儒瑶无奈,只好从了。
为此,王儒瑶还和杜铁林吐槽过。老先生说:“我一个堂堂国内知名大学的中文系主任,知名学者,跑到美国去,好山好水好冷清啊。我一个人在北京待着,看似冷清,但我那么多的学生朋友,多热闹啊。北京待腻味了,就全国各地跑跑,学生故旧那么多,我自己开心,我自己乐意啊。”
杜铁林便劝王儒瑶,说:“老师,您也不能太不食人间烟火,美国也要去适应着住住,中西贯通,才会更有收获。”
王儒瑶不等杜铁林说完,就把这个话题给堵住了,不许说,进而反问杜铁林一句:“铁林,你们公司有食堂吗?”
杜铁林觉得奇怪,说:“食堂倒是没有,但有固定吃饭的饭店,平时也有送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