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干将与莫邪 沈天放和薛翔鹤(第13/15页)

这天,杜铁林和蒋笙约在老茶馆见面,一般涉事机密,又不方便在公司谈的,杜铁林就会把人约到老茶馆来。这老茶馆同圆明园茶室不同,圆明园茶室是心灵归宿,有点心远地自偏的感觉。老茶馆的主持者则寻茶问道,把一间间茶室区隔出来,用了佛经里的各种专有名词来命名,又布置了各种佛像器物,显得很出世,但终究仍是一个社交场所。

杜铁林按照晚上8点的约定准时到达,蒋笙已经待在那间名为“勤精进”的小包间里,小坐了一会儿。

“蒋总,到得那么早啊!”杜铁林一踏进“勤精进”包间就对蒋笙说道。

“这地方还从来没来过,挺新鲜的,所以,一直在包间里看这尊佛像呢。”蒋笙指了指包间内的那尊铜鎏金无量寿佛坐像说道,“虽然很想努力看懂,但一时半会还是看不懂。”

借着这尊佛像的说辞,两个人便打开话题,聊了起来,杜铁林也就慢慢明白蒋笙的用意和诉求了。

原来腾空网在美国上市这些年,也经历了上上下下的起伏,别看表面上蒋笙是全国闻名的公司老板,大企业家,但公司内部也是各种角力。当年创业之初,腾空网的商业模式国内投资人看不懂,且那个时候国内投资界的力量也还单薄,便只好谋求境外融资,吸引了一大批美元基金,并按照当时的常规套路做了VIE结构。那会儿,公司规模还小,市场上也没把腾空网太当回事。

没想到纳斯达克上市之后,腾空网的盘子一下子做大了。市值那么高,市盈率更高,加上资本的冲动,腾空网便就势大举收购各种标的公司,公司体量快速膨胀起来。收购这件事情,对公司长远而言,肯定是规模由小到大的必由之

路,但收购是会上瘾的,尤其是在市盈率那么高的时候,装进来各种标的公司,跨越式的发展提速,最具诱惑力。尤其当你发现收购得来的成效,远远快于自己撅起屁股苦干的时候,谁会拒绝这些诱惑呢?那时候,蒋笙也被这些诱惑“蒙蔽”住了。

原本诸事皆顺,但突然有一天,蒋笙猛然间发现公司有危机了。那个阶段,美国股票市场对于中概股的“恶意中伤”渐渐多了起来,腾空网更是首当其冲。

客观而言,腾空网的商业模式在当下的中国国情和市场环境下,中国人都觉得顺理成章,没什么问题,但在美国投资者眼里看来却都是问题。或许也是彼此所处环境的不同,过去中国人创业开公司,尤其是互联网公司,都要照着国外的成功案例讲出中国版故事。比如,这是中国的GOOGLE,这是中国的FACEBOOK,没这个比照还真的不行。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推进,中国的商业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些生意只有在中国才会发生,也只有中国才能孕育那么大的市场空间,照搬你美国市场的那个思路,根本就是鸡同鸭讲,完全理解不了。

针对这些“恶意做空”,蒋笙很苦恼。在中国可行的商业模式,在美国行不通,但仅仅因为你美国人看不懂,就判定这个商业模式是欺诈,这说得通吗?你深入到中国的大街小巷,你就能明白,这真的是中国特有的商业蓝海啊。

蒋笙跟各种投资者好说歹说,但人家还是听不懂,听不懂也就算了,反复解释之后,人家反倒是以为蒋笙有刻意掩盖的嫌疑。这么一番折腾下来,加上自身收购的各种公司也确实有很多后遗症和小瑕疵,于是,等到各种负面因素聚集,腾空网的股价便节节败退,跌到了蒋笙自己都完全无法接受的地步了。

蒋笙痛定思痛,想找到一个全盘解决问题的思路,既然你美国的资本市场看不懂我的业务模式,那我干脆就回中国,把公司从美国退市了,再在国内A股上市。但前些年刚有这个想法的时候,所有人都嘲笑蒋笙。一方面,国内的股市已经熊了好久,回来干吗?能给到合理的估值吗?另一个问题,自身的VIE结构怎么办,怎么拆,怎么重新架构?光这两座大山,就是一般人逾越不了的。这个时候,公司有没有创始人敢于一举定乾坤,就成了关键。很多创业公司,创始人在,诸事皆可谋划,创始人不在了,这个公司也就没有灵魂了。但一般的创业公司做到像腾空网这个规模的,很多创始人早就已经出局了,更何况还有不少人创业开公司就是为了几轮融资之后卖公司,以期实现财务自由。不同的诉求,自然导致不同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