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第2/3页)
你再比如说让他担任锦衣卫的指挥佥事,这分明就是在动端王的根本利益,你也就占个虚名而已,你敢指挥端王手下的人试一试?
且不说下面的人听不听你的,你得先问端王会不会放过你。
再说御林卫统领这个官职,掌管着护卫整个皇城以及皇帝安全的工作,乃是皇帝最为倚重信任之人,听上去很不错,实际上永和帝同样对周二郎的权利进行了分割和限制,那就是周二郎只有指挥统领的权利,对手下之人却没有任命罢免权,这使得他的权力大大被削弱。
综上所述,周二郎的所有权利只能自上而下的获得,永和地不允许他自下而上的获得,直白点说就是没有根基,没有下面人的支持拥护,他只不过是一个虚有其表的空架子。
除了依附皇帝,抱紧永和帝这个金大腿,他别无选择。
倘若他没有获得李尚书的认可和赏识,倘若他没有获得端王的拉拢,他的日子绝不会太好过。
日子不好过了,你才会更想着皇帝的好,念着皇帝的好,依赖皇帝的好。
有了徐庚和端王的前车之鉴,可以说从周二郎一出仕,永和帝就开始往他身上套枷锁,周二郎的表现越出色,他身上的枷锁和束缚便越多。
说到底,永和帝不是唐太宗那般有自信的帝王,他没有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胆量和气魄。
这日永和帝召周二郎进宫。
到了宫门口,一顶小轿正在那儿候着,抬轿的两个小太监看到周二郎从马车上下来,忙上前见礼。
宫门前文官下轿,武官下马,这是规矩,永和帝念周二郎需要经常入宫,走路到养心殿的路途并不近,十分辛苦,所以特地安排了轿撵接他入宫。
这对于徐庚这样的权臣来说是无上的荣宠和恩赐,是对他重臣地位的肯定;但对周二郎这种资历尚浅且没有根基的年轻臣子来讲,就是高调、骄淫和逾越了,是永和地拴在周二郎脖子上的另外一道枷锁。
作为皇帝,我对你如此看重厚待,你敢背叛我,那你就是不忠不孝、忘恩负义、人人得而诛之的逆臣贼子!
上位者的恩赐,周二郎不管愿意不愿意,他都不能推辞,不但要欣然接受还要感激涕零,磕头谢恩。
实际上周二郎也确实是痛快接受。
不能反抗,那就不较那劲儿,好好享受。永和帝不过还剩下寥寥数月的寿命而已,一个将死之人他还能有力气折腾多久?周二郎的目标是永和帝百年之后的事。
不知道永和帝是否有意向众人显示周二郎受到的恩宠,令人抬的是显轿,也就是只有底座和抬杠,没有帷幔的那种轿子,进宫的一路上所有人都能瞻仰这位皇帝眼前的大红人——周大人的风光。
只如今的周二郎,早已不是当初打马游街时,被人追得狼狈而逃的羞涩状元郎,他还怕被人看不成?
实际上,整个皇宫之内,还真没有几个人敢明目张胆的看他。
皇帝的宠信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在皇帝面前能说的上话,他替你美言两句,或说上你几句坏话,你的命运可能从此就天翻地覆。
皇宫内的奴婢们,对这一点的体悟不可谓不深,他们可不懂永和帝抬举周二郎背后的深意,只知道周大人是皇帝最为信任的人,没看见魏伦魏公公在他面前都十分客气吗?
一时间整个皇宫大内的下人,甚至包括一些皇子皇妃,无一敢得罪周二郎。
再加上周二郎自己就是御林卫首领,如今又有皇帝的宠信做背书,可以说整个皇宫大内除了永和帝,周二郎最大,皇宫内,包括皇帝、皇子在内的一举一动皆在周二郎掌握之中。
抬轿子是门技术活儿,两个抬轿的小太监显然是要努力巴结讨好周二郎,杆子起得那叫一个稳,腰杆挺得更是直,只见其脚动而不见其身动;彼此之间更是配合默契,步调的大小甚至快慢都协调一致,周二郎敛了眉眼,坐在如同演奏乐曲一般,颤悠得极有节奏和韵律的轿子上,有些昏昏欲睡,他甚至有些不合时宜的想:朱云娘,作为女人你还有什么不知足的,你累,难道我就不累?本官平日里是有些难伺候,可本官伺候你的时候不也如同这两个卖力的轿夫一般,尽心竭力,要节奏有节奏,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