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琅琊(第2/3页)
他十四岁就离家在司马玖麾下当运粮官,很久很久没回琅琊郡了。在这花花富贵迷人眼的建康城走一圈,兜兜转转,如今也终于带着她重回故土了。
其实扪心自问,他不反对王姮姬出游,只反对陪她出游的人不是他。
王姮姬哭笑不得,失去了一次完美的出游,又得到了一次不完美的。这不完美还不是一般的不完美,出游计划全由郎灵寂操刀,她将与郎灵寂整整黏三个月。
她扶额,无比头疼。
和郎灵寂在一起还不如不去。
早知道最初就不该提这愚蠢的交易。
可郎灵寂斩钉截铁要去。
出航那日天空澄澈晴好,白浪滔滔拍打在岸边,成群的鸥鸟低低盘旋。近山颜色浓得如泼墨一般,远山依次减淡,层层叠叠,被淡淡烟紫色的雾气缭绕。
王姮姬踏上一段不可思议的旅程,既没想到身边的人会是郎灵寂,又没想到自己还有走出王家高墙大院的机会。
清晨的曦光如柔缎飘洒在船头,王姮姬的衣裳被凉爽的河风吹得层层拂起,郎灵寂陪在她身畔,指指点点天上的云。
白帆吃饱了风涨得溜圆,大船顺着河道逆流进入齐鲁之地,山川、丘陵肉眼可见地巍峨雄浑起来,不同于江南的秀气,厚重得仿佛一座座沉默的老者。
古琅琊郡又称沂州、开阳,从汉末起孕育了当世第一豪门琅琊王氏。衣冠南渡之前,王家的祖先就是在琅琊郡一代代抵手胼足地创业,经营家产的。
船停泊靠岸后,郎灵寂挽着王姮姬在繁华的琅琊城中转了一圈。临沂风物大大有别于江南,寺庵佛堂古刹,高门大户人家,民风朴实而古幽。
王姮姬念起郎灵寂就是琅琊王——这片土地的统治者,他将此匈奴铁蹄笼罩下的城池治理得还算不错,百姓安居乐业。
以他的才略和聪识,天下士人的领袖,江南的朝廷都由他运转,治理一个小小的琅琊郡自然不在话下。
郎灵寂与她在街衢上漫步,濛濛细雨,头上戴着蓑帽:“琅琊当真不同寻常,既是你的家又是我的家。”
王姮姬道:“可惜我家的大宅院在前朝战火中烧毁了,不然还能去看看。”
郎灵寂意蕴幽深:“豪庐别墅虽毁了,王氏的根脉却没毁。豪庐别墅没了还可以再建,王氏族祚断了却就是断了。”
王姮姬点头,深以为然。
他虽是外姓人却为琅琊王氏付出良多,对王家的见解比她更深刻。
小雨绵绵在溅起地面千万水洼,飘零的残花和树叶被来来往往的行人踩成烂泥。潮湿的泥土味钻入鼻窦中,混合着市井的人间烟火气,好真实的世界。
郎灵寂与王姮姬慢悠悠出了城,乘朴素的牛车往郊外去。顺着从琅琊城流淌出的小溪蜿蜒而下,约莫半个时辰便到了孝友村——琅琊王氏的起源之地。
郊外初春的植被茂密浓绿,各种形态的叶子层层叠叠掩映,被雨水冲刷得油绿,给人以迷失荒野的恐怖感觉。
小溪越往郊外越清亮,椭圆形的鹅卵石打磨得犹如一件件天然玉器,滑不留手,在溪底的淤泥中安静地躺着。
别看这只是穷山僻壤的一条小溪流,却是当初王氏祖先王祥卧冰求鲤处。王祥的孝心感动了天地,他的故事被写进《二十四孝》中,成为后世的道德模本。
郎灵寂道:“这地方夏天真的有鲤鱼出没,若非来得不巧,春冰初融,我们还可以找个蚊虫少的僻静地方钓鱼。”
王姮姬习惯性吟诵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郎灵寂微现探究之色,“你还记得。”
这句小诗是她在书院读书时学来的,那时候年岁小,天天吟诵简单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