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第3/3页)
太医寺之前出了一个措施,想让各地的医堂去登记在册,日后要对里面的医师实行考核制度,每隔三年必须考核一次,成功后才能继续予以行医。这项措施理所当然地遭到了很多医堂的反对。
太医寺里很多医工与医师本来身后就有着各个医堂的背景,因此那段时间太医寺里的氛围都十分紧张。
听到巢明这般说,几个人眼睛一亮。
“这倒是个不错的办法。”
“既然允许他们参与牛痘苗一事,那自然要乖乖地前来登记。”
“应该是我们只在已登记的和符合要求的医堂中选择合作对象。”徐清麦笑着纠正道,然后对着巢明竖起了大拇指,“姜果然还是老的辣。”
巢明呵呵地笑,领了大家的称赞。
倒是钱浏阳忽然想起来一事,转向徐清麦:“咱们好像忘了一件事情。”
徐清麦茫然:“何事?”
钱浏阳一拍大腿:“当时在姑苏之时,我等曾约定三年后在长安重聚,讨论医术,再造盛会,你们可还记得?”
姚菩提笑道:“老朽可没忘。从去年岁末开始,就有不少人写信前来相询,这三年之约还算不算数?我本是要来提醒你们的,结果就遇到了这么多的事情。”
徐清麦苦笑:“太忙了。”
所有人都心有戚戚焉:“是啊,实在是太忙了!”
谁能想得到,一个原本边缘的冷门衙门,到了现在能忙成这样呢?
巢明一拍桌子:“办!而且要大办!”
……
整个长安城,自从军队胜利凯旋归来之后,就笼罩在一片欢欣鼓舞的氛围里。当然,对于那些要执行实务的部衙来说,就是痛并快乐着,因为这代表着他们要处理更多的事务。
户部和兵部要对底下的人论功行赏,调拨出切切实实的钱财和土地。
这样的事情,吏部和礼部也少不了。
鸿胪寺要和一大堆的突厥人以及其他大小部落打交道,还牵扯到如何安置,去哪里安置的问题,又有一堆衙门被牵扯了进来。
同样有关钱财和土地。
这也是最容易发生扯皮的事情。
在这样的背景下,虽然同样忙碌但事情却更单纯的太医寺以及司农寺就很让人羡慕了。
太医寺是忙着牛痘苗,而司农寺忙的,则是红薯苗。
虽则有官员一面酸溜溜一面不屑道:“不过是与一群泥腿子打交道,有什么好羡慕的。”
但说完之后,看看眼前的账簿,听着耳边的争吵,不由得暗叹一声:这日子过得,还不如去和一群农夫打交道!农夫们可没那么多心眼子!
而此时司农寺的门口,正围了一群从周边各地辛苦赶来的农夫。
他们都是来考巡田师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