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第3/6页)
现在,封德彝也没了。
他们这些从太上皇时期留到现在的老臣们,似乎在新朝变得越来越少了。
萧瑀想起他曾经从周自衡那里听过的一句话:“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虽然是玩笑,但现在一想却是很贴切的。
他们就如同眼前的夕阳,也如同长江里的前浪。
萧瑀摇了摇头,走下台阶,心中想道:“如此也好,至少现在后浪们的劲头看上去都不错。”
他们这些早已经失去了冲劲的前浪,便也可以安然的上岸了。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封家开始准备封德彝的丧事,在城中最有名气的寺庙与道观为他定下了七七四十九天的水陆道场。而最受封家人关注的是,封德彝死后会被朝廷冠以什么谥号。这代表了对其一生的总结以及陛下的态度。
很快,礼部的旨意就出了,封德彝最终被追赠了司空之衔,谥号为明。
明,是个好字。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听到了这个谥号后,封言道明显松了一口气。他父亲在临死前的那一年里,有好几次都没有跟上陛下的思维,做了对立的那一面,封言道其实是有些担心的,现在总算放心了。
封家开始发丧,与此同时,一个新的关于封德彝死亡的说法忽然就冒了出来,而且逐渐甚嚣尘上。
徐清麦一开始对此并不知情,她在忙着太医院考试录取一事。
在太医院一间大的廨舍内,钱浏阳、姚菩提以及一些太医博士们都汇聚于此,桌上、坐床上甚至是地上都铺满了这一次考试收上来的试卷以及各位考生的档案信息。
“这个人我觉得可以要。”徐清麦拿起一份考生的试卷,对其他人道。
另外一位太医博士看了一下,拧起眉头:“可他的基础太差了,第一场考试的成绩有些低。既然要招,为何不招一些基础学得更扎实一些的?咱们到时候教起来还更省时间。”
“的确是基础差了些。不过,”徐清麦将他第二场考试的答卷递了过去,“他在诊断上的正确率颇高,而且这一条……”
她指给李太医看。
李太医接过一看,却是那考生问诊一个身倦乏力、小腿浮肿的病患,判断他是得了脚气病。
李太医皱眉:“从症状上来看的确是脚气病,但他开的方子实在是太乱来了。”
这考生开的方子却是让他回去不要再□□细研磨的稻米与小麦,多吃一点粗粮甚至是米糠。
徐清麦哈哈一笑:“李太医有所不知,脚气病的生成的确是与这个饮食习惯有关。”
李太医狐疑看向她:“徐太医还对这个有研究?”
这又不属于外科范畴。
“对其有研究的并不是我,而是孙思邈孙道长。”徐清麦笑道。
李太医惊讶:“孙道长?”
徐清麦颔首:“去年他曾向我提过,有一次他去为滁州太守诊病,发现城中的几位富商同样也得了此病。于是他便对比了一下几个人的相同之处,结果发现了一点,那就是他们都吃得非常精细。”
为了彰显自己的财力,吃得简直比现代人还要精细,又缺乏其他的维生素补充方式,所以体内缺乏B族维生素,便容易引起脚气病。
“孙道长用汤方,以及米糠,成功地将他们都治好了。”她又看了看试卷,补上一句,“虽然这位考生的汤方不怎么样,但诊治思路却和孙道长却是一样的,这很难得。说明他的观察非常仔细,而且有很丰富的诊病经验以及清晰的头脑判断,可能只是因为出身问题,比较少接触医书,所以基础差了些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