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我只是请你帮忙……(第2/3页)
林小姐塞给他一枚玉佩,叮嘱他要好好读书就咽了气。他亲眼看见,母亲被人用一床席子裹起来,抬出去埋了。
老鸨留他在集贤阁干些杂活儿,给他改名叫元宝,寓意财源广进。
元宝谨记母亲叮嘱,要读书,周围的人都笑话他:“你一个贱籍,又不能考功名,读书有什么用?”
只有薛素素对他好,时常将客人剩下的水果点心拿给他吃,闲暇时也会教他读书。
可薛素素也没读过四书五经,教不了他做文章,他只能跑去附近的私塾偷听,还时常被夫子追着打。
朱翊钧还了解到,元宝其实已经十岁了,只是,母亲去世之后,他时常吃不饱,也不长个,看起来只有七八岁。
朱翊钧摸摸他的脑袋:“凉了,快吃吧,吃完送你回去。”
他想了想又问元宝:“你想回去吗?”
元宝摇了摇头,又点点头:“我要回去。”
“为什么?”
“我要保护薛姑娘。”
朱翊钧摸了摸他的脑袋,又让王安到点心铺去买了一盒点心,这才送他回集贤阁。
隔日,朱翊钧接薛素素赴宴,房中有人,薛素素正在“接客”。
房门大开着,朱翊钧也不客气,抬腿就走了进去。
书桌后,侍女铺纸研墨,薛素素与那恩客各自挥毫落笔。
朱翊钧对书法一向感兴趣,便走到书桌前。那书生写道:“寒站万户满,黄叶下空城。丛菊堪垂泪,江流不住声。病惟诗得意,贫觉酒多情。同是伤摇落,秋天日暮行。”
这是一首离别诗,看来此人是来道别的。
“过几日,我就要上京赶考了。”
薛素素欠了欠身:“预祝屠公子金榜题名。”
那姓屠的书生又道:“待我归来,你一定与我演一出《昙花记》。”
朱翊钧不知道昙花记是什么,也没上前打扰。又见薛素素提笔在纸上落下两行小楷,回赠一首送别诗。
姓屠的书生告辞离去,与朱翊钧擦肩而过的时候还冲他一点头,仿佛对这屋子里多出个男人这件事,并不惊讶。
薛素素把人送出门,转过身来,朱翊钧已经绕过书桌,正在欣赏他们刚才写的字。
看落款处,那个书生原来叫屠隆,名字很特别,乍看之下还有点惊悚,明年会试的考生,朱翊钧记住了。
朱翊钧问:“《昙花记》是什么?”
薛素素道:"是屠公子所作戏曲,讲的是唐代功臣定兴王木清泰,受高人指点,顿悟迷津,看破红尘,舍去功名利禄,寻仙问道的故事。"
“他说了好几次,我适合木清泰夫人一角,非得叫演一回。”
朱翊钧笑道:“他既有此心,还参加什么会试?”
薛素素不答,从旁边抽了张纸递给他。朱翊钧接过来一看,是小楷所书《黄庭经》:“这是你写的?”
薛素素点点头。
朱翊钧细端详那副字,不难看出,每一个字都经过精心设计和雕琢,字形洗练,线条端庄,华丽绝艳,极具韵味。
看到她的诗和字,朱翊钧有点明白刚才屠隆离开时的坦然。
虽说集贤阁是妓馆,薛素素是这里的歌伎,与其说屠隆是来狎妓,不如说,他欣赏薛素素的才华,并将她视作有着共同志趣的好友,没有男女之情,也就不存在占有欲。
此时,楼下传来几声喧哗,朱翊钧探头一看,几个孩子在打架,最小的那个正是元宝,他一个打好几个,被打倒了,爬起来又冲上去。
朱翊钧叫他上来,见他脸上青一块紫一块,问道:“他们欺负你了?”
元宝说:“他们抢我的点心,又仍在地上。”
朱翊钧因此兴师动众,专程叫来老鸨,让那几个人向元宝道歉。
老鸨迎来送往这么多年,为姑娘争风吃醋的见了不少,为个小闺奴出头的还是头一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