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结尾小修,不介意……(第2/5页)

他又吩咐黄锦:“去,取个梅瓶过来,插起来。”

就这样,他把孙子送给儿媳妇的礼物据为己有,摆在御案上,日日欣赏。

而在家宴上,嘉靖赏赐裕王妃锦缎十匹,金银器物数件。朱翊钧已经三岁,仍在夸奖她诞下皇子有功。

而另一边,景王甚至没有带儿子进宫,只说孩子染了风寒,留在王府静养。

嘉靖也不在意,挥了挥手,甚至没有多问一句。

那孩子他只见过一次,因为早产,看起来并不健康。后来景王还曾上疏请父皇给皇孙赐名,嘉靖也没搭理他。

今年没有鳌山灯,也没有烟火表演。朱翊钧有一点失望,但很快这一点失望就被他抛到了脑后。

晚宴过后,嘉靖命人腾出一间偏殿,烧了炭炉,备了些茶点和水果,让他们一家三口小聚。

王妃抱着儿子,上上下下摸了个遍。半年不见,儿子又长高了,不但长得白净漂亮,性格也活泼好动,不难看出,被照顾得非常好。她作为母亲,自然十分欣慰。

王妃捧着儿子的小脸:“钧儿三岁了,是大孩子了。”

娘亲夸他是大孩子,朱翊钧听了很高兴:“皇爷爷给我选了老师,教我读书。”

裕王的老师高拱,现在是国子监祭酒,张居正是国子监司业。高拱是他的直属领导,他的工作有什么变动,高拱很快就知道了。

高拱知道了,裕王自然也会知道。

他十四岁出宫建府,嘉靖指派讲官教授经史子集。

现在他的儿子才四岁,就要开始读书了。老师还是张居正这种出了名的神童。

高兴之余,裕王又不免有些担忧。儿子太小了,连字还不会写,他能听懂那些枯燥的四书五经吗?如果学不好,会不会让嘉靖失望?

他也向高拱表达了自己的担忧,高拱宽慰他,皇孙天资聪颖,颇受皇上恩宠,不必担忧。并且委婉的表示,裕王不必操心皇孙的学习问题,先把自己的书读好。

孩子是在嘉靖身边长大的,是什么情况,他比裕王这个亲爹更清楚。这时候提出要给皇孙选老师,教他读书,自然有他的用意。

裕王摸摸儿子的头:“张先生博学多闻、满腹经纶,钧儿务必虚心学习,切勿调皮。”

后面的话朱翊钧都没听进去,只听到了前面三个字,大眼睛忽然就亮了起来:“张先生?哪个张先生。”

裕王觉得就算告诉他是哪个张先生,他也不认识,笑道:“就是你未来的老师。”

他是小瞧他儿子了,这两年,朱翊钧见过的朝中大臣,可比他这个深居王府的裕王多得多。

年后不久,选定的吉日就到了,嘉靖带着朱翊钧搬进了万寿宫。

这里比起玉熙宫来,那可大多了。正殿从外面看起来就十分的宏伟壮观,里面更是宽阔明亮。站在大殿中间,说话都能听见回声。

御座后面是一面屏风,将空间分为前后两个区域。屏风上有字,看起来是一篇文章。

嘉靖问朱翊钧:“知道上面写的什么吗?”

朱翊钧不识字,茫然的摇头:“不知道。”

嘉靖笑道:“皇爷爷教你背过的。”

这下小家伙知道了:“是《道德经》。”

嘉靖给他起了个头:“天下皆谓我道大,大而不肖。”

朱翊钧便接着往下背送:“天下皆谓我道大,大而不肖。夫唯不肖,故能大。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恒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在他们身后,站着一群前来恭贺皇上乔迁之喜的大臣。从内阁大臣到六部九卿官员,都躬身颔首,安静的站在殿内,听一个稚童背书。

朱翊钧已经三岁了,虽然仍是奶声奶气,但说话吐字比以前清晰许多。这么长的一段话,一口气背下来,竟也能听出些抑扬顿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