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第3/5页)
这些话都已传到永城了。
已经过了上元节,永城在南方,已经能见些许春色,不过街上却不如往年热闹。
战火虽未至,可流言一日比一日厉害,百姓哪还有心思做别的事,生怕哪一日,赵王就领兵打进来了。
不过大多数人还是看热闹得多,“永城离盛京那样远,要打也是直接打盛京,宽心,不会到永城的,再说了,还有宛城挡着呢。”
宛城城守还来过永城几次,想求见萧秉承,都被楚沂回绝了。
这会儿躲远一点,萧秉承不理政事,宛城城守这个时候来要么借钱要么借人,这两样成王府都没有。
不过相比之下,江南依旧比盛京安稳,大家都想,若是出事也是北方出事,等到盛京,要么赵王被处死,要么换了新的皇上,当百姓的,谁当皇上不是当。
战乱与江南无关。
萧秉承原也这么想,后来楚沂问为何赵王没有粮草,西北诸城又贫苦,怎么有胆子反呢。
萧秉承听这话,不由想得多了些。
是啊,为什么有胆子反呢,难道想送死?
谋逆是杀头的大罪,庆王当初都知把妻儿送走,赵王岂会不知。能反自然是有把握,不是万全也有九成。
韶关易守难攻,可过了韶关……
这几日萧秉承除了去军营,就是看越朝的布防图。
从西北直到盛京,要向东经过锦城泸南,再向东南过丰亦晋城,这样能向南直捣盛京。
但细看,想要打进盛京,除了走锦城泸南这条路之外,还可从锦城南下直接到鹿城,向南过云州启安,再从南向北折回盛京。
此番虽绕路,要多行军,可过鹿城就是禹王的封地,只要赵王过了韶关,直至鹿城,若是禹王开城门迎军,借粮草让赵王成事,那再攻入盛京,就是易如反掌之事。
况且虽然绕路,可江南富庶,多平原,好行军。皇上定以为赵王一路南下,选路程最短的由晋城攻打进京,可兵马都在,粮草不够,锦城比鹿城贫苦,赵王要是过锦城,这仗得打到什么时候去。
宛城毗邻启安,又比启安富庶,若启安失守,宛城恐怕也得跟着遭殃。
萧秉承原以为赵王庇护越朝多年,心软不忍屠杀百姓,可既反了,妇人心性只会断送自己性命。
宛城是萧秉承的封地,他自然不会眼睁睁看着宛城出事,原以为置身事外,却不想一直都在局中。
若赵王和禹王联手,恐怕萧秉承也在他们的算计之中。
赵王进宛城,借粮草一用,许诺日后不削藩,萧秉承还能和楚沂安稳度日。
若想安稳,大可走此路,只要听话,赵王自不会杀害百姓。
不过这些都是萧秉承的猜测,他是想赵王行军打仗多年,且看萧允铮的性子,就能推测赵王用兵习惯。
萧允铮被赵王教导,总兵行险招,赵王被百姓称为常胜将军,若是墨守成规,怕是不会打这么多场胜仗。
一路南下胜算小,去鹿城绕远却能打个措手不及。
萧秉承想起当日赵王萧允铮回西北,隔日禹王也请命,让萧允枫回封地养伤。二人儿子不在宫中,他也不是没有可能跟着赵王一起反了。
萧秉承把这些说与楚沂听,“但我也只是一猜,我若是赵王,绝不会攻打锦城。”
楚沂觉得不是没这可能,“事关百姓安危,王爷还是写封信回京吧,没有自是最好,若是有还能早做准备。”
萧秉承点了点头,依楚沂所言写了封信,八百里加急,两日就能到。
就是他现在不知西北战况如何,萧秉承又没有实权,也没办法早做准备。
城中兵马仅供城守调动,他空口无凭,只凭推测就让人做事,实在难以服众,这奏折皇上也未见得相信。
若是朝事太多,甚至看都不会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