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1章 快进到仿生人?(第2/3页)

那是棕熊留下的。

周瑞笑着点点头:“我正为此而来,已经看了一会儿了,非常有趣,给我介绍一下情况。”

安德烈人品还是比较朴实的,没有独自揽功,而是先介绍了一下“团队”,其实就四个人,其中一个还是网友。

这里的三个人是最主要的工作者,那个网友主要是提供一些建议。

眼前的两个分别叫宋进和苏向北。

两人见到周瑞有些紧张,赶紧解释道:“安德烈完成了大模型90%的工作,我们只是在编程上帮他实现功能,做一些苦力.”

这个大模型的重点,不是编程的复杂程度,而是基于统计学的模型设计,之后就是不断训练,让模型“学习进步”。所以如果说“功劳权重”,确实是安德烈首功。

他们俩人本就是因为一时兴起,才帮助安德烈在搞这个东西。

但实际上手后,安德烈的恐怖天赋展露无遗,他们感觉完全是被安德烈的一根腿毛带着飞起来的。

安德烈拍了拍两人的肩膀:“没有你们,我肯定完成不了这么多工作,别自谦伙计。”

安德烈和他们说话,用的居然是俄语,之后周瑞问了才知道,另外两个都是俄国留学过回来的。

至于兴趣相投,指的是这两个是公司唯一能接受伏特加的人被安德烈视做异国他乡的手足亲朋.

另外还有一位网友,也提供了一些建议,安德烈说是太一天工的,名字叫什么街还是什么爹,周瑞估摸着还是这家伙中文水平搞错了,也就没细问。

周瑞:“用英语说吧,这个自然语言大模型,现在到什么程度了?”

安德烈说:“目前是第二版,最早的Beta版,我们用了开明智能的已有的交互数据库进行了数万次预训练,1.0版则是从互联网选定了一些内容进行训练,也进行了几万次。”

能够这么快速出现“1.0”,也和开明智能多年积累的交互数据库有关。

上一代产品起,开明智能的无人机已经采用了“中心化处理”的方式,为普通无人机提供交互能力,不过路线上更接近于用固定模式处理特定需求,类似于Siri。

只不过处理中心本身,是强大的“机械智能网络”,才显得在硬件控制上很有灵性。

安德烈:“自然语言大模型的核心,一个是基于统计学的数学模型,另一个则是基于自然语言的训练内容,抛出问题,给出回答,提问者反馈,继续优化”

“如果数据量和训练次数足够庞大,在交互上可以做到与真人无异。”

“因为开明智能的交互库以中文为主,所以它目前也是这样,对了,我们还对文本反馈做了优化,可以生成表格、统计图等。”

周瑞微微点头,思路上和前世基本一致,无非就是训练规模还没彻底跑起来.

不知道大模型的水平是更高还是更低

应该高一些,安德烈的天赋是系统认证的,他理应能够做出一些对于整个人类文明来说都算“惊艳”的事情,即便现在不如,持续优化后也应该能超出。

“它能承担有创造性的工作么?”

安德烈思索片刻后说道:“所有信息都是基于人类社会提供,所有结果都是基于数学模型优化,我不觉得这属于创造性。”

“我举个例子,比如我提问午饭应该吃什么,给个建议,它会可以给我许多内容,如果我要求这个建议长达1000字,它甚至能写一篇文章出来推荐我吃哪些东西,但这并不是创造性。”

一旁的宋进补充道:

“类似的还有比如炒股,如果允许它抓取股市历史信息进行采样,那么它会给出许多关于购买哪支股票的建议,甚至生成表格,嵌入工具可能还能帮助买卖,也许真的能帮到炒股者,但这本质上还是信息检索和统计,然后用‘如同人一般’的口吻表达,听起来像是给了一个创造性的建议,但其实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