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章 后门给您拓宽了(第3/4页)

院士是很高的荣誉,但对于他来说,也只是荣誉罢了,或者说荣誉的补充。

这次,周瑞将以两项学术成就:火箭回收技术、轨道机械平台技术,提名新一轮工程院院士增选。

由上到下的意志,足以服众的成果,惊才绝艳的天赋,一切都会水到渠成。

这次提名将由复大学术联合会为提报团体,包括赵院长在内的多名院士作为提名人。

不过该走的程序还是要走的,赵院长就是来具体沟通这件事的。

“小周,我知道你忙,不过有些流程,在增选名单正式公布前,还是要完善一下。”

“你不是一直挂着吴华民的研究生么?知道你没心情摆弄这些,这样,学校会将你改为硕博连读,你得空随便写点论文,要是没心情就让吴华民弄,我们会按照非公开论文计,直接给你毕业。”

这已经不叫走后门了,这是后门给拓宽的比正门还敞亮。

不过对象是周瑞,不会有人觉得是在以权谋私。

哪怕周瑞啥也不干,最后这个院士头衔,还是会落在他头上,因为这是上面的意思。

所以给周瑞安排好各种“看上去合理的手续”,反而是在帮复大的忙,省的事后引人乱想。

“另外还需要担任重点科研项目学术职务,这个好弄,材料二楼那个不方便,但太阳能研究所所长的位置,我回头会移交给你,当然实际管理你不用担心。”

“要参与过国际学术会议,复大自己举办的国际会议意思一下得了,你有心情就来坐坐,不说话也成,反正不用真出国。”

这大概是最省心的院士了。

人家都是缺什么想尽办法补,他是缺什么立刻有人往嘴里喂什么。

周瑞不由想到,若是院士评选要求得有老婆,是不是学院也能马上派个辅导员来。

这些条条框框,不要觉得繁琐,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院士评选是面向全国科研工作者的,不可能保证每一个人都纯粹而优秀。

没有规矩,就会生乱。

总有人对“条条框框”鄙夷万分,觉得教条死板,觉得人情世故,实际上只是自己无法适应,也不够资格罢了。

你看,真正的强者,即便面前有再多的“条条框框”。

“条条框框”也会自己改变形状,变成强者的形状。

周瑞笑了笑说道:“我懂了,不过找吴华民代写论文就算了,刚好年底了,有点新想法。”

导师太菜,丢不起那人。

赵院长没明白,年底了和新想法有什么关系,年底不应该懒得动,只等着过年么?

“呃也行,你今天要是有空,能来学校签个字不?”

“行,我就在家,马上就能到。”

周瑞挂了电话,走出了家门。

心里却在想着,今年还剩一个“逆本溯源”和“照猫画虎”,12月31之前都得用掉。

用哪个作为“博士论文”的素材呢?

————

一般来说,新院士要经过提名、初审、评审、终审、公示和宣布,目前只不过是提名,但周瑞应该是最稳的提名了。

他出了江湾翰林,先是去了一趟复大化院,填写了这份材料,大致就是同意参选,承诺所有资料真实有效等,之后又和赵院长喝了一会儿茶。

这次评选,对周瑞来说是好事,对复大也一样。

“院士”这个概念,最早可以追述到建国初期,那时叫“学部委员”,属于“职位”和“荣誉”一体化的超规格称呼。

现代“院士”实际上是对原有“学部委员”概念的拆分,普通人理解的“院士”,其实是起源于九十年代。

科学院、工程院,前者注重基础科学和理论研究,比如数理化生,后者注重实用工程技术,统称为两院院士。

每两年增选一次,每次增选数量虽然在增加,但竞争依旧异常激烈,复大至今也只有34位院士,依旧处于活跃状态的只有25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