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第2/3页)

“走,不来请我还偏要去!”于是第一天后半日的时候,裴鸿就带着下人大摇大摆的去了清谈会。

下面的人只认请帖,裴鸿想着自己刷刷这张脸就能进去,没想到却被拦住了,在门口跟人争执了好一会儿,平白叫人看了许多笑话。

宋声看时候差不多了,打了个招呼才让下面的人放他进去。这种老顽固不给他点教训,他总会倚老卖老,仗着自己的身份找茬。

清谈会的举办让整个大景的文气迈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原来宋声出主意建的图书馆已经成为了天下学子都想来的地方。

宋声因为这几场事情声名远播,在年轻一代的学子心中很有名望。李凌尧想把那些世家在朝堂上安插的钉子都换下去,只有科举一条路。所以第二年他以皇后诞下太子,天下同喜为由,加开了恩科,并任命宋声担任此次的主考官。

科举的主考官非常重要,意味着这一届来参加科举的学子都是他的学生,将来不论到哪里做官,都要尊称他一声老师,这是真正的桃李满天下。

宋声这一年三十八岁,成为了大景朝最年轻的主考官。

本来朝堂上还有些老臣觉得他年纪尚轻,不适合做主考官,但朝堂上也有许多为宋声说话的官员。

先前的科举舞弊案就是宋声主张翻案的,曾经受到此事牵连的学子都被赦免罪责,宋声虽然年轻,但在那些读书人的眼中,他不仅有才华,曾状元出身,还是三元及第,而且他还为读书人着想,为他们翻案,这样的人,怎么不配做主考官?

这个理由让那些老臣也无话可说,李凌尧也觉得宋声做的极好,他本来就有加开恩科的打算,心中属意宋声来担任主考官,没想到后面便来了个科举舞弊案翻案,这下让他担任主考官更加顺理成章了,都不用在跟朝堂上的那些老臣多费口舌。

这一次科举过后,李凌尧选拔了很多官员进入朝堂,开始逐渐瓦解士族手中的权利。宋声这个内阁首辅手中的实权也一步一步登上高峰。

李凌尧对他十分信任,本来皇帝这个活儿就不好干,自古以来每一任勤政的皇帝几乎都短命。

李凌尧跟谢容感情很好,两人育有两个孩子,大的是个哥儿,称大皇子。小的是个儿子,一出生就被封为了太子。

李凌尧了解宋声,知道他没有什么野心,君臣相合,这是难得的幸事。朝堂上有很多事情他都交给宋声去做,能省心很多,也轻松很多。

科举后李凌尧想要把曾经改革的想法布诸于实践,他跟宋声阐述了一下自己的想法,想让宋声先给他拿出个方案来。没想到宋声围绕着他的想法,直接给出了一个更加可靠的计划。

李凌尧很高兴,一是自己的想法能够被理解被认可,其次他觉得宋声也是他的伯乐,还能在他想法的基础上进行完善,大概这就是史书上记载的君臣同乐了。

改革的事情不能着急,之前李凌尧就提出过改革的想法,当时宋声提议先找一个地方做试点,如果进行的好就在全国内推广,肃昌就是那个试点。

如今两年过去了,肃昌发展的很好。如今蒙学班已经在肃昌成功发展了起来,街上的乞儿已经彻底杜绝,依靠着砖厂和粉条厂,肃昌那么偏远且土壤质量也不好的地方,如今却在每年各个地方上缴的税收中跻身上游。

一个贫困的地方发展起来了,这是国力强盛的表现。李凌尧很高兴,下令全国内推广,与这次改革的措施并行。宋声也因为皇帝交代的任务更多,更加忙碌了。每天来宋家登门求见的人也越来越多,那些曾经瞧不起宋声的世家子弟,如今像变了个人一般,对待宋家的人十分尊敬,但凡有个宴会都要给宋家发个帖子,大家都争相巴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