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1章 我回来了(第2/4页)

所以,这也就带来了一个问题。

按照这个说法的话……李启,和他的所有碎片,也没有一个继承关系的了。

如果终极之道不存在,万物自在。

那么,李启和他的碎片的关系,也将如此,李启不再是碎片的源头,碎片们也可以独立存在,这个答案,导致了李启的沉沦。

然而,最终……太一将李启吞入紫微星,给他展示了另一种可能。

这也是太一的“讲道”吧。

太一给出的答案是,不要再追求方便呀。

李启这种弱小的生命,从凡俗之中成长起来,他们有一个习惯,那就是他们总结归纳是做减法,不断的把种种事物缩减成更简略的东西,方便把握。

这很好理解,凡人们的脑子装不了那么多东西,所以他们更喜欢把事物缩略一下,把事物给“概括”出来,最好把一万浓缩成“一”因此抽象上的“一”更加符合这种美学。

终极大道,就是这样一种答案。

似乎,掌握了“一”,就掌握了一切,如此一来,世界便是可知的,最起码是有探知的方向的。

所以,“一”就是惟一的答案,是极致的答案,是所有问题的答案,是终极之道,是万物的最终解答。

事物之间的冲突,都是“一”的某种侧影而已,抓住了“一”,就能抓住一切。

很多人的至高追求,就是如此。

然而,但对于太一和昊天这些天神来说,他们这种天生神圣,对此有另一种可能的解答。

没有“一”的存在,万物本身就是互相冲突的,更像是不可知的黑暗,对本质的每一次探知都是一场冒险。

真正的道,不是简洁而美丽的,而是更加的混沌,可怕,难以掌握,非理性。

没有“一”,或者说,每个事物都是自己的“一”,每个事物有自己的性质,这些性质可能本来就是相冲的。

他们并不是某个伟大存在的侧影,三维世界的三角形和方块,并不是一个更高维的几何体的投影,而是他们单纯就是三角形和方块。

他们就是不能相融的,没有一个容纳一切的道。

由于这种性质,所以对万物可以产生了不同的解,因为没有什么逻辑系统能包含足够多的简明算术公理从而变得完整,所以从公理中总是能推演出既不能证明也不能证伪的陈述。

因此,宇宙完全产生出很多不同版本,不能兼容的逻辑公理体系,由于存在不完备性,无穷多种“道”的变体会铺满这个宇宙。

而铺满的结果,就是太一。

李启也是如此。

于是,他坦然的承认了碎片们的独立性,但这种独立性并非代表了他们独立了出去,就好像太一身体的其他星官一样。

太一是四相组成的。

四相是二十八宿组成的。

所以,四相就是太一吗?

二十八宿是四相吗?

当然不是,他们都是独立的存在,太一就是太一,四相就是四相,二十八宿就是二十八宿,不存在什么四相和太一是一个东西这个说法。

如此一来,李启和所有的碎片都达成了一个统合。

而他的内天地也是如此。

万物因为是自持自生的,所以有矛盾是很正常的事情,太一的体内有多少互相有矛盾的凡人?那太一自爆了吗?

不会的,太一足够容纳这些。

而李启作为“一半的天神”,这个性质在这里也得到了应用。

李启的内天地的东西当然很多,但这些东西是自持,自用,自生的,他们也和李启的碎片一样,可以和李启统合成一个更高层次的存在。

这一切统合之后……就是二品的李启。

一个混沌的集合体,一个难以理解的聚合物。

抬头仰望他的躯壳,似乎可以看见透亮见底的青空与矗立如山的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