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她自会守好(第3/4页)
在被大雨困在途中的这十余日里,徐正业心急之余,已与麾下幕僚再三商议过接下来的行军路线,最终仍决定从水路攻进汴州。
这是最快最可行、阻力最小的一条捷径。
大军水战经验的欠缺,这一点无法忽视,但他们收编了扬州和江宁的降军,其中便有很多擅长水战的将士,在决定来洛阳之前,徐正业也令他们操练过大军。
况且,他们有着江宁之地最优越的战船和兵器,要远胜汴州。
而汴州守军统共寥寥数万,就算尽数出动,在水路上拦截他们,也不足为惧。
至于洛阳城外的玄策军……
玄策军再有威慑,但于徐正业而言,他既选择来洛阳,自然也不会天真到认为自己不费吹灰之力即可将洛阳收入囊中。
他所行本就是普天之下最冒险之事,岂会因前方有玄策军便退却?若这般见险则退,还起的什么兵,趁早回乡下挑粪算了。
自古以来,成大业者,谁人不是一场又一场血海里拼杀出来的?
更何况后方尚有追兵,退也不是那么好退的。
而倘若他面对七万玄策军,即不战而逃,必成天下人笑柄。
且在徐正业看来,纵是对上玄策军,输赢如何,尚不一定。
据他所知,此次率领玄策军的是李献,徐正业对此人并不熟悉,对其领军能力暂时持保留态度,但可以肯定的是,此人定然比不上崔璟。
而洛阳城中多士族,与他一直暗中有所联络,必要时可与他里应外合行事……
故,眼下之计,当是先迅速攻下汴州,以汴州作为营地,再定计取洛阳!
徐正业踏上船板,猩红披风随风鼓动。
于水路之上行两日,徐正业得到自洛阳城传来的密信,道是李献并无动兵赶往汴州的打算,目前来看,其人意在固守洛阳。
徐正业笑了一声:“看来是个瞻前顾后的鼠辈!”
也有幕僚出言取笑:“这位韩国公,莫非也是李逸之流?”
“我不管他有无能耐,究竟是何居心——”徐正业看向前方,眼底皆是势在必得之色:“他既不来,那我便先行收下汴州了。”
一排排战船于水面之上缓行往前,犹如刀剑劈开一条条水道,一面面“徐”字战旗随风招展,气势浩荡。
……
“……不来?!”
汴州刺史胡粼,闻得自洛阳传回的说法,一时面色发白。
徐正业已率大军上了汴水,正朝汴州攻来!
那位李献李大将军,却不愿意派兵前来支援汴州,理由是,他们奉旨紧守洛阳,为保洛阳万无一失,战况未明之下,暂时不可擅离。
这个说法,固然不算有错。
洛阳城中据闻有徐正业的内应,形势莫测,不可大意。
可洛阳城贵不可失,难道他们汴州就不值一提吗?
他们的士兵也是一条条活生生的人命,他们城中的百姓也是大盛的百姓!
听得底下的官员们愤怒难当,胡粼抬手,制止了他们再说下去。
此刻多说无益。
“京师来的姓李的大人,果然瞧不上俺们小小汴州!”
“不来便不来,真当自己是个什么东西了!”有武将站起身来,红着眼睛恼恨道:“没有他们,老子照样守得住汴州!”
“走,随俺点兵杀敌去!”
看着下属们气冲冲地离去,胡粼攥着拳闭了闭眼睛,片刻,压下心底悲怒与不甘。
圣命让他们“死”守汴州,即为天子令,臣子自当遵从!
片刻后,胡粼也起身,立即也令人为自己披甲佩剑。
他将要带人出刺史府时,忽闻身后传来女童的哭喊声。
“阿爹,阿爹要去哪里!”
胡粼立时顿下脚步,这是他最小的女儿,也最得他疼爱,他每日再忙,也总要去抱一抱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