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少年英才(第2/3页)

李谕感觉不能说什么了,虽然无奸不商,但不管怎么说,国破家亡的时候,有底线的人才是社会更需要的人。

总比发国难财好。

至于上海滩里的犹太商人,如沙逊之流,真心做的太过火,黄楚九看不下去很正常。——连欧洲人都有些看不下去。

黄楚九问道:“听闻帝师在遥远的美利坚国可以把买卖做到无比之大,肯定有独门诀窍。日本国总不可能比美利坚国还难对付,您有没有什么办法?”

这个问题还真问住李谕了。

李谕之所以能搞得这么顺利,不是因为他懂商业,完全是自己作为一个穿越者理念领先时代太多了,他的产品更是划时代,所以根本不需要再使用任何营销策略。

毕竟谋略是弱者的武器。

李谕脑子里东西那么多,甚至要控制自己的节奏。

而黄楚九做的是纯竞争性买卖,这时候就需要经营策略了。

李谕想了想说:“我只能给个大概的建议,具体的细节不懂。目前看,先生貌似只能见招拆招,日本人做什么,你也做什么,然后研制出一种效果比日本人仁丹效果好的产品,不需要好太多,一点点就行。宣传带上御医的大名,同样大投广告,说得比日本人还要好。”

“可是,这不就是虚假宣传?”黄楚九说。

“管不了那么多!最起码比他们效果好即可,”李谕说,“此外,我正准备与德国人一起办个西药厂,先生有没有兴趣?”

黄楚九说:“兴趣有是有,但我并不懂西药。”

“无妨,懂得如何销售就足够。”李谕说。

黄楚九倒是不排斥西药:“如果药效良好,物美价廉,确实值得运作。”

李谕说:“等工厂投产后,黄先生可以来看看。”

黄楚九抱拳道:“一定!”

黄楚九后来买卖做得不小,但在大世界建好后,就把主要精力从实业转到娱乐和地产行业了。

一百年前的地产业同样是金融巨坑,对资金的需求巨大,他贸然扩张,深陷泥潭。

正好上海滩出了个黄金荣,盯上他的大世界,使了一些地痞手段,在他临终时,以70万的低价从黄楚九手里盘下了大世界。

李谕还是更加倾心于实业,什么金融业、银行业、房地产之类的,李谕知道自己可以通过这些东西赚很多钱,不过他都没有兴趣,也知道没有意义。

真正紧缺的毫无疑问还是实业。而实业这么多门类,他都感觉自己都忙不过来,只有尽可能在自己搞精深的理科同时,培养一些工科方面的人才,然后最大限度帮助并且推动实业的发展。

——

次日,李谕来到上海中学,看看学生的学习情况。

自从有了几名荷兰籍教师加盟,以及李谕的名头,学校声名鹊起,很多人都慕名而来。

李谕到了学校,一名荷兰老师就带过来个学生:“院士先生,他一定要进入中学。”

眼前是个十六七岁的少年,李谕问道:“你叫什么?为什么要进入上海中学?”

对方有礼地回道:“先生,我叫侯德榜,我想进最好的学堂。”

竟然是他。

李谕打量了一下侯德榜的行头:“你是刚来上海?”

“是的,”侯德榜说,“我去年从福州英华学堂毕业,今年经姑姑资助来到上海,我本想学铁路工程,但突然听说这里有一所可以留美的上海中学,还是最伟大的科学巨子李谕先生所创,所以就来了。”

李谕又问:“你为什么想学铁路工程?”

侯德榜不假思索说:“因为我感觉这是外国人最厉害的东西,学会了它,就能超过洋人,而且还能给家乡福建兴建铁路。”

李谕说:“洋人最厉害的不是铁路。”

“那是轮船?是轮船我就学轮船。”侯德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