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答辩(第2/4页)

虽然严格意义上讲,星战系列只不过是科幻小说,但架不住大家喜欢啊。

让吕碧城多与文化界人士沟通沟通好处多多,而且论国学修养,吕碧城作为民国四大才女之首,比李谕高了何止一大截。

李谕充其量就会背诵一些在学校时学过的古诗文,连最基本的毛笔字都写不好,只能靠当年应试教育积攒下的硬笔书法糊弄糊弄,毕竟现在文人没几个会用钢笔,算打了个时间差。

几人聊了会儿,开始整理实验数据。

单单高空的数据就已经很说明问题,基本可以断定射线来自宇宙;而水下测试同样是重要佐证,并且说明了射线强度极高。

二者对应之下,是个非常出色的理论结果。

他们很快就完成了论文。

卢瑟福和欧文·理查森肯定是坚持让李谕做了第一作者。

其实以目前科学界状况,论文基本只有一个作者,所以导致不少做了大量辅助工作的人被忽视。

李谕不是小气人,而且他们两个做的帮助不小。李谕也很清楚自己强在理论能力,实验方面肯定是这些卡文迪许实验室的大佬更在行。

还有一个关键点是现在的试验设备太过简陋,哪像自己当年读大学时一样,啥实验设备都得动手造出来。

这项宇宙射线的成果虽然尚且比较初步,仅仅是验证了宇宙射线的存在,并没有得出它的能量、来源、分类等参数。但发表出来仍然是不得了的东西,瞬间让人类的视野更加开阔,因为它表明了宇宙之外的神秘多到无法想象。

卢瑟福私下里与李谕讨论过:“我对天文学并不是非常了解,但看过你的天文学论文,知道了河外星系的存在,它们会不会是来自这些遥远的星系?”

李谕说:“有可能,甚至可能更遥远。而一些能量没那么高的射线,大部分可能来自银河系之内。我们的这项研究仅仅刚开始,等日食以及太阳耀斑的时候,还要做不少后续测试。”

后世发现宇宙射线中能量最高的粒子,已经达到了令人无法想象的程度:一个粒子的能量竟然高达3×10的20次方eV。

eV就是电子伏特,是很小的单位,因为汤姆逊发现电子后,发现它能量很小,所以用了这种单位。

但达到10的20次方eV这种级别,已经完全可以用焦耳(J)了,毕竟都是能量单位。

差不多是50焦耳。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1kg的重物从5米落地的动能!

我滴妈,这可仅仅是一个微观粒子的能量哦!

这颗粒子的名字也很响亮:oh my god particle。我的老天粒子。

物理学家有时候起名还是很有趣的。

李谕和卢瑟福、欧文·理查森的小团队完成了非常有意义的成就,发表出来后果然引起了整个科学界的重视。

不过首先李谕要做的是完成剑桥的博士答辩。

答辩的审核者都是老熟人:汤姆逊、瑞利爵士、威尔逊等。

过程简直又像一个演讲过程,因为他们心中早就默许给李谕一个博士头衔,哪怕他随便拿点东西出来都可以,更何况还是这种实打实的成果。

至于提问阶段,几人仅仅提了一些常规问题。

比如汤姆逊问道:“你为什么选择这个课题?”

这是很随意的问题,李谕说:“因为它对现代物理会有巨大的启发意义,尤其是在粒子领域。”

汤姆逊自己就是搞粒子物理的,又问道:“你是说粒子物理有很大的发现空间?”

李谕回答:“是的,除了已知的几种粒子,微观态还会有很多不同粒子,就像组成人类的器官有很多种一样。既然世界如此丰富多彩,组成世界的基本粒子必然也是丰富多彩。”

汤姆逊对李谕的回答很满意:“你的回答已经体现出了深刻的物理哲学思想。我没有其他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