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电话之父(第3/4页)

李谕脑子转得飞快,立刻明白:“电子三极管?”

贝尔点点头:“没错。实不相瞒,公司现在有个项目,想要联通美国东海岸与西海岸的电话。这是个巨大的工程,铜线就需要至少三千吨,总长度超过5000公里。但我们在设计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这个工程造价好像是同时期巴拿马运河的两倍。

诞生没多久,通信行业就迅速成了烧钱大户。

李谕说:“贝尔先生所说的困难,应当就是信号的衰弱问题吧?”

贝尔说:“和聪明人说话真方便,你说的对。我们试过很多办法,甚至加了很多感线圈,虽然可以有效降低衰减,但仍然不足,至少无法实现畅通无阻的通话。”

李谕说:“所以您想到了真空三极管。”

贝尔说:“我看过你的专利,技术上让我叹为观止,能够将信号放大千倍不止。我们使用你的技术,肯定会按照通话时长付给相应的专利使用费。”

这可是个超级大客户,比美国海军大得多的客户。

而且仅仅是专利使用费,并不需要提供太多设备。

等线路贯通,每年的专利费要超过此前李谕所有专利的总和,甚至还要多得多。

知识就是金钱啊!

只不过真正费时间的是漫长的线路架设过程,等通上电话,要多年以后。

那时候李谕肯定已经也在中国境内架上了不少长途电话线。

李谕自然不可能拒绝贝尔的请求,因为这是三极管发明后的必然使用途径。

“我会为贵公司设计合适电话线路的三极管。”李谕说。

贝尔高兴道:“太好了!我要将这件事再用你的无线电传回总部。你不是说可以今天的参观者可以免费发一条电报嘛?”

贝尔亮出了手里的一张游览票。

李谕笑道:“没有问题。”

还真是物尽其用。

此时中国村那边传来了演出的声音,李谕邀请道:“一起去听听。”

贝尔说:“我正好一直仰慕,请。”

刚刚到中国村的门口,传统中国宫廷建筑就能让美国人非常赞叹。

虽然建筑面积不大,还是临时的,不过五脏俱全,由牌楼、门楼、八角亭、水池和一座五开间的厅堂组成。

中国村在英国和比利时展馆中间,瞬间就把它们比了下去,连西方媒体都盛赞是“本届博览会上最漂亮的东方建筑典范”。

舞台首先唱的是《茉莉花》,这首传承百年以上的歌曲也是第一次在西方国家奏响。

论艺术,中国这时候真的强。

《纽约时报》当天直接登文赞道:“中国音乐,诚如中国文化一般,经过几个世纪以来的精雕细琢,如今就展现在万博会的‘中国村’……听过中国音乐的人,将为其铿锵有力的声音所折服。以特有的锣钹、唢呐、胡琴等中国乐器,显出吹、拉、弹、唱这几种中国音乐的表征;采用五声音阶,使用简单音符,可以组合令人难忘的美妙音乐。……音乐对中国人而言,可谓天人合一的最佳意境。”

各种溢美之词跃然纸上。

此后普契尼的《图兰朵》,也曾使用过《茉莉花》的旋律。

歌曲演奏完后,杨小楼闪亮登场,天生为舞台而生的京戏表现力非常强。

再加上李谕出的主意,提前用纸牌介绍了故事背景,并且打出了唱词的英文翻译,也不至于让台下的美国观众只能看热闹。

当然就算看懂了戏词,也就只能是更好地看热闹。连李谕都看不懂京戏,别说美国佬了。

饶是如此,美国人还是对京戏彻底折服。

纽约、芝加哥、费城的各大剧院纷纷发出邀请,希望杨小楼可以再去他们的剧院演出。

贝尔作为一个发明家,想到了留声机与电影:“如果可以记录下来,我想能够更加广泛地传播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