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继续南下(第2/4页)

李谕笑道:“大人做得有点太多了吧。”

梁鼎芬说:“款项都是从经费中拨出,正好今年还有结余,不用白不用。只不过我们只懂得土木建设之法,却不懂得西学之道,学堂真正的灵魂还需要帝师将来带进来。”

李谕抱拳道:“定然不会辜负张大人与梁大人所托。”

梁鼎芬说:“我们对帝师可是有着万分信心。”

李谕说:“大家都是帝……啊,都是有心教育之人,彼此彼此。”

李谕差点说漏嘴,此后梁鼎芬当过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

梁鼎芬也算晚清政坛上的另类,此前只是个七品小官时就弹劾过李鸿章,差点革职。

过不了几年还会继续弹劾奕劻、袁世凯……

反正最终还是被罢了官。

看过建设用地后,梁鼎芬带着李谕二人去府上赴宴。

而就在他们吃着正欢时,身在长沙的黄兴则找到了熊希龄。

熊希龄是民国时期重要的人物,但此时却没有了官身,在湖南办教育。

此前他是维新运动的鼎力支持者,还与谭嗣同一起办过时务学堂。

光绪曾亲自电召熊希龄入京觐见,只不过途中饮食不慎,突发痢疾,只好返回衡阳养病,最终没有进京。

随后戊戌变法失败,在京参与变法的谭嗣同等六君子同时罹难,熊希龄因病反而躲过了这场杀身之祸,但也受到了“革职永不叙用,并交地方官严加管束”的处分。

所以现在他只能在湖南几地区搞教育一事。

如今的湖南发展其实在全国看,都是比较迅猛的。

毕竟近代史上首先发展起来的就是湘军,曾国藩把各地财富带到湖南,教育也极为重视,如此巨大红利之下,让湖南大半个世纪人才济济。

并且不是一个接一个地出现,而是一大群接一大群地涌现。

湘系崛起,同时铁路从湖南经过,让曾经的南北转运枢纽的江西地位一落千丈。

当然粤汉铁路也只能走湖南。

因为江西南部山峦叠嶂,此时的技术根本解决不了工程难题。

而湖南虽然西边有不少山,但由于几条大江的作用,导致南北平原贯通,修铁路非常合适。

此前同样极力赞成粤汉铁路走湖南的湖南巡抚陈宝箴,甚至本身是个江西人。

——竟然从清末开始就开始了“环江西”的格局。

江西历史上其实长期坐大,原因一是水运,二是瓷器,三是朝中有人,四是民富。

但英国佬自己学会了烧瓷,断了部分财源;曾剃头劫掠江西,家底空了;刚好朝中的江西人说不上话;铁路又往湖南走。

四条全没了……

黄兴来到熊希龄府上,对他说:“名震天下的李谕院士已经抵达武昌,正是为教育一事而来,阁下何不将他请过来一叙。”

如今这交通条件,熊希龄明白不可能让李谕动不动就往湖南跑,立刻答应下来:“我会告知巡抚大人,他对教育一事很上心。”

黄兴说:“事不宜迟,只有巡抚衙门里有电报,能够迅速与武昌取得联络。”

熊希龄反正现在没有别的事,唯一能搞的就是教育,当即为此找到了湖南巡抚赵尔巽,把李谕的情况告知了他。

赵尔巽对新政确实上心,如今地方新政里最关键的就是兴办新式学堂。

赵尔巽听到“李谕”的名字迅速下了决断:“长沙也要大力兴办西学教育,不能落于人后!一定要请他过来。”

熊希龄说:“属下这就拟好电文。”

熊希龄刚要提笔,却被一人阻挡。

“大人还望三思!”

说话的是王先谦,知道他名字的人应当不多,不过他的职位相当有名气:岳麓书院山长。

即岳麓书院的院长。

而且正好是最后一任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