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跨界科学家(第2/3页)
佩特森甚至说:“我仔细研读过你的混沌理论与博弈论,犹如开创了新的数学道路。而且看你这么年轻,瞬间让我想到了当年曾经到访过的阿贝尔先生。”
李谕对阿贝尔很熟,于是问道:“他是挪威人吧,也曾经来过哥本哈根大学?”
佩特森说:“并没有,但一位大学的前辈汉斯廷教授收留过他,只不过他很快便毅然前往了巴黎。”
阿贝尔当时之所以去法国,就是因为法国相当长时间里都是数学中心,出了一大票数学牛人,后来才慢慢被德国赶超。
李谕叹道:“只可惜同时期巴黎也有一位年龄相仿的数学天才,伽罗瓦。”
这两个人短暂的生命就奠定了现代数学的群论,但去世时都是只有二十来岁。
阿贝尔十分贫困,死于肺结核,终年26岁。
三年后,伽罗瓦又为了一个别人口中“低级客栈里卖弄风骚的女人”而不惜与一位军官决斗,终年更是只有21岁。
实在无法想象他们要是能多活几十年会怎样。
诺奖里没有数学奖,此后最高的数学奖项是菲尔兹奖,但只授给不超过四十岁的数学家,可能也是害怕再有年纪轻轻的明珠遗落。
但貌似大部分科学家或者艺术家的最大成就都是在四十岁以前完成。
就像张爱玲说的那句“成名要趁早”。
佩特森来到讲台上,先为李谕做了介绍,其实他都不用多介绍,当黄皮肤黑眼睛的李谕亮相时,台下已经是阵阵惊呼。
“我的天,他就像一个与我们年龄一样的学生!”
“他到底如何做到如此年纪便在物理学、数学、天文学都有极高成就!”
佩特森伸手往下压了压:“大家安静一下!能请到当今科学界炙手可热的新星李谕院士着实不易,皇家科学院以及嘉士伯基金会共同出面才赢得了这次机会,大家一定要珍视,从他身上感悟到寻求真理的路径……”
李谕听了心想,其实我也没这么难请,稍微劝一下就可以过来嘛!
佩特森讲了几分钟后,对李谕说:“李谕院士,请你来讲吧。”
李谕走到台前,还真不知道该说什么,于是随口说:“这次来得比较突然,我实际上没有做什么准备,不然就由大家提问,来找个引子。”
李谕扫了一圈下面的人,人数也不多,现在的大学招生规模普遍不大。
他很快就找到了玻尔,因为他的脑袋的确很大,非常明显。
“玻尔同学,你有什么想说的?”李谕问道。
事实上他也是酝酿了好半天,叫堂堂量子力学三巨头之一的玻尔为“同学”,真心有那么一点别扭。
玻尔有些诧异,虽然他很想发言,但自己只是个新生,感觉还轮不到自己。
李谕的突然发问让他一时之间有些手足无措,“啊……我……”
李谕笑道:“没关系,随便问就是。”
玻尔说:“我,我在想下午的足球比赛要采取什么阵型,院士您也喜欢足球吗?”
李谕竟然也被问蒙了,“足球?喜欢当然喜欢……”
玻尔接着说:“下午我们与神学院踢比赛,您也参加吧!反正我们差不多大。”
“好……也好……”李谕不知道咋接了。
后面的学生们哄堂大笑,有人说:
“神学院很强,我们很难赢,还是不要想了。”
“让你提问,怎么扯到足球了。”
玻尔却说:“是李谕院士让我随便问的。”
玻尔身边的一人突然说:“弟弟,我们肯定能赢,不要担心这个问题了。现在好不容易见到李谕先生,尽量提一些专业方面的问题。”
李谕恍然,我晕,自己竟然认错了!
一开始指认的那个“玻尔”其实是大名鼎鼎的量子力学巨头尼尔斯·玻尔的弟弟,他叫做哈那德·玻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