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洪熙之隆(第3/5页)

朱高煦这般说,也就是要在岁末前将他们召回。

朱瞻壑不知道自家父亲怎么把自家爷爷他们召回,但他还是毕恭毕敬的作揖行礼,将事情应下了。

在他应下的同时,朱高煦也开口道:“你这段时间监国的奏疏我都看过,很是不错。”

“这个国,你继续监下去,前些日子江淮来北京,你也应该知道他在江南经营如何了。”

“现在你手下有不少可用之人,若是你觉得还缺一个江淮,便将他召来北京吧,反正蹇义这段时间一直在上述请求致仕。”

面对朱高煦的放权,朱瞻壑并不会觉得高兴,因为他清楚,这权力随时都能被自家父亲收走。

“江淮在南京干得不错,江南的新政推新也需要人监督,暂时留他在南京也挺好。”

“至于吏部尚书的职位,儿臣想要交给殿阁的陆愈。”

“另外肇州侯这些日子生病不断,乞请致仕,请父亲明示。”

朱瞻壑没有贸然召回江淮,这让朱高煦感到了满意,至于他所举荐的人,朱高煦也觉得十分不错。

陆愈有个身份是海外吕宋移民,故此他麾下聚集了许多海外官员。

海外的声音,大明朝不能忽视,不然波士顿倾茶很有可能会上演为东洲倾茶事件。

“陆愈这个人不错,你可以重用,但需要提防。”

“至于陈昶的事情,他既然上了年纪,便放他回家修养吧。”

“殿阁还需要人,便让你妹夫崔浚入阁吧。”“另外满者伯夷的战事既然已经结束,崔均在海外也驻扎许久,召他返回北京任南军都督,南洋都指挥使由蒋贵担任。”

朱高煦三言两语,便决定瓦解了崔均在南洋的势力,这便是他对自己的自信。

倘若是朱瞻壑,那他想要召回崔均,一定需要做许多手段才行,但朱高煦不用。

让崔均的长子崔浚任阁臣,这也是朱高煦早就想好的手段。

阁臣只要不兼任六部尚书,权力便都来自于皇帝。

殿阁、六部、六军都督府……

三者制衡清楚,皇帝的地位才能稳固。

“还有事情启奏吗?”

朱高煦侧目看向朱瞻壑,朱瞻壑闻言低声道:“西南那边,缅甸宣慰司内乱,有的土司投靠了朝廷的兵马,接受了改土归流。”

“如今缅甸宣慰司那边,因饥荒战乱而死的人已经不下……”

“这些东西不用汇报。”朱高煦没有心思听缅甸的土民死了多少,他在意的只有汉化。

“你觉得以当下的缅甸,朝廷需要耗费多少年才能实控?”

他反问朱瞻壑,朱瞻壑作揖道:“迁移百姓前往缅甸,走陆路不如走海路。”

“若是将江南的百姓迁徙缅甸,恐怕需要上百年才能实控当地。”

朱瞻壑没有说内迁的事情,因为现在大明朝已经没有几个地方需要内迁土民来充实当地了。

四川被朱高煦塞入了云贵和乌斯藏二百余万土民,湖广和广东也被塞入了百万土民。

云南汉口比例刚刚好,广西则是还需要汉化。

除非花大代价将缅甸的土民迁徙到北方,不然大明朝在长江以南根本容不下他们。

但是迁徙北方,这个代价太大了,哪怕是朱高煦开口,朝臣们也不会同意的。

“朝廷没有地容纳他们,而朝廷还要不断汉化当地。”

“既然如此,那就没有迁移这一说。”

朱高煦收敛了目光,朱瞻壑闻言颔首:“儿臣明白了。”

话音落下,朱瞻壑给出新的话题:“老五、老六他们提前回宫了。”

“嗯……”朱高煦应了一声,随后思虑片刻后才继续开口道:册封老五为梁王、老六为淮王,北洲的情况经营如何?”

“孟懋经营的不错,已经在东洲东海岸经营修建了三座城池,各自驻扎五百兵马,四周还有被扶持的一些土人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