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传统手艺(第2/5页)

从凤阳前往北京有三十个站点,每个站点十文的情况下,需要三百文才能从凤阳坐车到北京。

这一张全票,就是一个普通力夫二十天的收入,能买一百斤大米,吃整整一个多月。

朝廷虽然放宽了路引政策,但去到北京不能及时找到工作,那就只有留宿街头了。

对于这个时代的百姓而言,胆大的总归是少数,大部分人还是偏向保守,坐船前往北京对他们来说虽然慢,但更便宜实惠。

“以后我也要让百姓能坐上便捷的火车。”

朱瞻壑看着自己面前的房间,暗自许下心愿,随后便招呼沐氏进入房间休息。

不多时,随着汽笛作响,这辆拉着太子与太孙的火车开始向着北方驶去。

沿途一路上朱瞻壑都在观察窗外,他并非不知农事的人,故此也看到了时不时出现的一些新作物,诸如番茄、花生、红薯是其中佼佼者。

“殿下,这是今日的报纸。”

一名兵卒递来报纸,朱瞻壑接过后,当下便打开报纸翻阅起来。

在他身旁的沐氏见状,当即抱着孩子侧过身去哄了起来。

年纪渐长,加上军校四年的磨砺,朱瞻壑对于报纸的态度也越来越重视。

不说别的,单单说控制舆论这块,一期报纸胜过数十名江南大儒谈天说地。

他手里拿着《大明报》,目光在报纸上翻阅有用信息。

其中关于修建铁路、介绍火车与新作物的篇幅并不少,毕竟修建铁路这一项就涉及到了数以百万计工人的生计。

单就两京铁路来说,从北京修到凤阳,每日用工人次在五至七万人浮动,一年下来就是上千万人次,发出去的钱近百万贯。

这些钱都落到了工人手中,工人们用双手养活了自己的亲人。

单单这一举动,便使得两京铁路沿边诸省经济繁茂。

以工惠民,这是大明不断搞大工程还能越来越富裕,百姓生活越来越好的原因之一。

当然除此之外,朱棣与朱高煦两人不催工的态度才是工人能舒服工作的主要原因。

“这报纸上说,朝廷准备在两京铁路竣工后开始修建京津铁路和中原铁路。”

“这要是修通了,那秦岭长江以北的商品就能流动起来了。”

朱瞻壑笑着评价报纸上的新闻,沐氏闻言好奇道:“商品流通能怎么样?”

“嗯……就拿粮食来说。”朱瞻壑选了一个好例子:

“湖广的粮食很便宜,每石不过三百文,而山西、陕西有的地方粮食却能达到每石五百文。”

“朝廷有常平仓,如果能从湖广买数百万石粮食运往陕西,那陕西的百姓就能吃便宜的米了。”

“可陕西的农民怎么办?”沐氏不由询问,朱瞻壑见她这么说,也笑着指着报纸说道:

“这里写了,朝廷在陕西弄了很多矿场和手工作坊,一些农民可以入厂打工,一年下来收入比种地高出好几倍。”

在机械化的农业社会下,农业确实不算特别辛苦,但在这个时代,种地无疑是苦累的代名词,尤其是降水线东移,产量并不高的西北地区更是如此。

亩产一石,在陕西绝大部分地区就已经算是好田了,如此来说,累死累活种五亩地才能堪堪养活自己,勉强买点油盐酱醋。

与之相比,陕西的工价虽然不如北直隶和东北的高,但比起种地来说,那可真是轻松太多了。

如今的许多矿洞已经用上了混凝土和轨道以及矿车,干起活来比起以前轻松许多。

之所以这些东西能出现,也得益于蒸汽抽水机的出现。

蒸汽抽水机的出现,不仅让运营矿洞的成本降低,也让工人不用再泥泞的矿坑中摸爬滚打,不用再忍受双脚泡在水里一整天的苦楚。

没了积水,铺设轨道和拉拽矿场就轻松许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