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工业展开(第2/5页)
也就是说,不管日后藩王数量,只要进入十王坊,随意挑选一座空闲的府邸,挂上牌匾就足够。
当下大明有洪武册封藩王二十位,永乐册封藩王二位。
若是朱高煦即位,那藩王数量大概会超过三十位,毕竟他才三十六,但已经有七个男嗣了。
只是对于藩王和宗室增长,朱高煦个人却并不担心和在意。
以他之前定下的规矩,不管藩王旁系下有多少宗室,朝廷通通只给一万五千贯,郡王只给三千贯。
郡王以下一概不管,而且郡王也不能世袭罔替,而是只能册封一代人,至于其它宗室则是出五服便剔除玉碟。
按照明末的情况来说,活到明末的亲王不过三十二位,郡王六百余位,宗室二十余万。
如果执行朱高煦这套,即便亲王翻倍,但郡王最多三百多人,至于宗室则是可以参考嘉靖年间剔除五服外宗室的情况,一下子只剩下不到三万。
也就是说,在同等的人口增长情况下,大明宗室五服内的数量从嘉靖年间开始就一直维持在三万人左右。
在朱高煦这套办法下,宗室玉碟记载的宗室不会超过三万人,而且朝廷只需要应付亲王、郡王和公主、郡主就足够。
即便发展到明末的数量,朝天每年支给的俸禄也不过二百余万贯。
至于其它宗室的俸禄,则是全靠这些藩王支给,与朝廷无关。
况且对于宗室问题来说,宗室的问题不是俸禄问题,而是地方问题。
大量的藩王聚集在人口稠密的地方,不仅限制了地方发展,还参与了土地兼并的戏码,而地方官员虽然总是弹劾他们,但皇帝却没有严惩这群人,问题也就无法解决。
针对这个问题,朱高煦给出的《宗规》便是针对宗室的律法,就颁布的过去几年时间来看,就连齐王这种混账都在挨了板子后不敢轻犯,更别提其它了。
另外与历史上朱棣的册封不同,朱高煦的改封藩王,无疑把藩王册封到了人口稀少的地方,这么一来对大明内部的危害就减少了许多。
就陕西、四川、湖广、两广、云南这些地方来说,藩王如果能生几十万人,朱高煦反而会拍手叫好。
这套手段,也是老朱玩过的。
按照老朱册封塞王的手段,只要塞王之中不出现朱棣这样的强人,那塞王在边塞繁衍的人口越多,对边塞的经济帮助也就会越大。
朱高煦的改封也是一样的道理,只不过这次的改封不一定是最后的改封。
对于这些藩王,只要犯错,便可以以此为借口,将他们改封偏远之地。
例如齐王朱榑,如果他再次触犯《宗规》,那朱高煦正好把他改封到云南的滇西或滇南一带。
念头落下,朱高煦也将思绪放到了现实中,而此时的奉天殿则是由都察院的御史们在不断弹劾。
朱高煦稍微看了看,基本是以王回为首的一些六科、都察院御史在对江东、江西、浙西派进行围攻。
也幸亏朱高煦没把浙西往死里整,不然现在的三派估计早就被新政派解决了。
看了他们互相攻劾的戏码,朱高煦只觉得现在的朝会过于频繁,而且没有什么效果。
“等我当了皇帝,这朝会一定得改改才行,扯皮半天,一件实事都没做好。”
朱高煦瞥了一眼庙堂上的众人,随后主动在一场扯皮后站出打断:“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显然,他懒得看这群家伙扯皮,而新政派一见是自家殿下开口,也纷纷知道自家殿下不满意他们的做派,故此纷纷闭嘴。
“退朝”
瞧着新政派的模样,朱棣舒坦开口,随后便起身带着朱高煦离去了。
至于身后那推金山倒玉柱的跪拜唱礼声,则是被父子二人直接无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