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吕宋开荒(第4/5页)
队伍之中,陆愈在队伍走出吕宋城后打量四周。
在吕宋城外,耕地延绵十余里,河流纵横交错,许多光着膀子的百姓都在播种粮食,即便是那种不种地的人也能看出这块土地的肥沃。
城外的道路虽然只是夯土路,却建设的四通八达,每隔几里便有一个村寨。
由于布置的太远,所以许多耕地突然便会与荒地接壤,走着走着便又看到前方出现一块面积不小的耕地。
在吕宋城四周坐落着大大小小数十个村子,他们有的人数多达数百人,有的只有几十人。
一整天的时间,陆愈他们的队伍并没有减少,因为他们还没有到达此刻吕宋城的最外围。
简单在野外扎了个营,休息了一夜后,翌日他们再度踏上前路,直至午后,他们的队伍开始分开,有的沿着辅路前往其它方向,有的则是继续走官道向北方而去。
在这一路向北的路上,到处都是人腰高的野草,听刘全说,每年宣慰司的军队都会放火将这些野草焚毁,但由于降雨很大,所以来年它们便又会郁郁葱葱。
就像平原上偶尔出现的那些树林一样,明明已经被大火焚毁多次,可雨季过后,它们又能生根发芽,冒出点点绿色。
“好了,我们走辅道去东河屯,从这里走进去差不多三里地就能到。”
前进路上,拿着一面“朙”字旌旗的刘全突然停下,对身后的陆愈等人交代起来。
众人看向了依旧走官道向北的另外几支队伍,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他们等了许久,直到后方的人跟上,刘全开始带着他们向那前不久才被焚毁过的辅道走去。
兴许是来了移民,因此这里的野草都被人给焚毁,方圆数里的地上是堆积厚实的草木灰。
望着这些草木灰,队伍中许多经验老道的农民都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两广与福建自然有许多森林,然而对于生活在沿海的百姓来说,沿海的森林早已经被砍伐殆尽,哪怕他们想放火烧山来获得草木灰,也需要向北走上百里,深入山区之后才有可能获得。
但在这里,瞧着那些堆积厚实的草木灰,所有人都不由觉得前方道路明亮了几分。
他们在堆积满草木灰的荒地中央走过,刘全边走还边交代道:
“等你们修建了房屋,彻底安顿下来之后,我们需要修建水渠,挖掘土壑,将这条道路夯实,然后才是开荒。”
在他说话间,前方出现了一个矗立在荒地上的混凝土石堡。
见到刘全他们到来,石堡的门被打开,穿着鸳鸯战袄的队伍走出石堡,安静等待着刘全他们抵达。
在石堡一旁,一条两丈宽的小河缓缓向南流动,远方依稀还能看到山脉,距离似乎不算太远。
刘全这行人,名义上的移民只有八十二人,但对队伍中还有七十一名战俘奴隶。
这些奴隶只要为移民劳作三年,便能获得“白籍”,而所谓白籍便是拥有合法身份的土人。
他们可以在乡镇和汉人一起开荒耕种,也可以进入吕宋城打工谋生,但大多数还是在三年的开荒生活后选择前往其它村子开荒耕种自己的田地。
“东河屯小旗官王尧。”
“东河屯里长刘全。”
来到石堡前,王尧与刘全互报家门,随后简单沟通了一下移民安家的问题。
在他们交流时,陆愈等人也抬头看着这高两丈,东西宽十余步的混凝土石堡。
就这个石堡的体量来说,生活百来人绝不是什么问题,不过移民显然不可能有入住其中的资格。
不多时,待刘全和王尧交流结束,刘全也开始指挥众人在石堡南边,距离石堡不足二十步的地方开始分家。
虽然是开荒,但对于分家这种事情,却也不是随意选地址就可以分下去的,因为东河屯不远处的山中有土人,因此他们的房屋都不能单独建设,必须紧邻其它邻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