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波流涌动(第3/5页)

这一连串的情报把那言官说的汗流浃背,末了朱高煦才道:“孤未以圣贤要求尔等,尔等又何须要求孤?”

不得不说这套办法很管用,最少这几日来没有哪个言官会闲着没事来谏言说他听曲子是荒废国事了。

要说风雅,谁能玩得过这群士大夫。

“好了,你先说说你来找我是为什么吧。”

朱高煦不想谈什么为君之道,毕竟在他看来只要把事情做好,力所能及的地方尽量蠲免赋税,帮百姓修桥铺路,让百姓日子过好就是最好的答案。

“臣这次来,是想与殿下商量官员俸禄折钱一事。”

郁新的任期是秋税过后,加上交接工作什么的,估计得等明年元宵过后才能放下一切离开南京。

正因如此,针对眼下的钱银涌入,他早就与朱高煦商量过将官员俸禄按照米钱折半,也就是米和钱各发一半。

这么一来,运米的损耗可以降低,官员们也不用花费心思去把禄米换成钱。

“这是臣写的奏疏,请您过目……”

郁新从袖中拿出了奏疏,朱高煦见状也接过打开。

【洪武旧制:正一品月俸八十七石,从一品至正三品,递减十三石至三十五石,从三品二十六石,正四品二十四石,从四品二十一石,正五品十六石,从五品十四石,正六品十石,从六品八石,正七品至从九品递减五斗,至五石为止。】

【永乐新制:正一品月俸禄米四十石,钱二十四贯,从一品……】

朱高煦看完内容,其中最低的从九品从洪武旧制的月俸五石,更变为【月俸三石,钱一贯】。

“天下米价各不同,你挑选的是哪个地方的米价折色?”朱高煦看完询问,郁新也回答道:“臣挑选的是陕西,一贯钱可以买二石米,放在天下算比较高的了,江南如今米价是一贯买米三石。”

“这样折钱,对北方官员不太好。”朱高煦摇摇头:

“同样一贯钱,江南官员能买三石米,陕西只能买二石米,长此以往,陕西官员必然想要逃离陕西。”

“这样吧,就按照江南米价折钱,但是你再专设一项俸禄,专门对云南、广西、陕西、山西、辽东、四川、大宁、渤海等偏远、边患地区官员做出补贴。”

“补贴过后,这些地方官员俸禄必须要比内地的官员俸禄要高。”

朱高煦说罢,郁新也询问道:“要高出多少?”

“高出两成吧。”朱高煦说了个数额,郁新听后稍微算了算便开口道:

“若是如此,明岁文武官员俸禄恐怕会多支三百万石。”

“钱不是省出来的,就按照这么做吧。”朱高煦吩咐着,可郁新却道:“这样官员的俸禄未免太高了。”

作为官员之中的一员,郁新居然亲口说出官员俸禄太高,这放到后世简直不可思议,毕竟明代官员俸禄低是出了名了。

不过如今是明初,明朝官员俸禄可以说不要太高。

要知道即便是从九品的官员,月俸也是五石米,即便以江南米价为主,折下来起码有一贯六百余文。

相比较之下,南京城一个普通的力夫工价也不过每日二十文,干满一个月才六百文。

力夫还得自己解决饮食,但官员却可以吃衙门饭菜,并且每年还有一些节日可以得到赐钱,领取免费的煤炭等等。

这些都算上,一个从九品官员的月俸,起码是普通百姓的四倍以上,郁新觉得官员俸禄高倒也不奇怪了。

“一朝涨一次,也不算高。”

朱高煦与郁新解释,郁新这便了解了朱高煦的意思,合着这次涨俸就代表永乐年间再也不涨俸禄了。

“既然如此,那臣无异议。”

郁新从朱高煦手中接过奏疏,起身便要去偏殿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