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望兵止渴(第3/5页)

他到底要怎么一路南下,这点他仔细想过。

一路乘船南下是不可能的,哪怕是永乐年间举全国之力,也不过才打造出了可以运载两万兵马远航的郑和水师。

眼下的渤海海军,哪怕把金州湾内的商船也一并算上,顶多能一次性运送万人渡海前往金州,这还是面对不到两百里的海路路程,如果要带着海军一路南下,那从登州到长江口,起码有两千里海路的路程。

以当下渤海的船只投送能力,想要护送一支兵马渡过这两千里海路,那数量绝不可能多于五千人。

郑成功能投送两万大军直奔京城,那是他郑氏家族的船只众多,可朱高煦的船只太少,投送五千人都不一定能成功。

因此,他从没想过用海军来奇袭京城,他想要的是用海军来运送攻城炮和野战炮,大军则是在登陆登州后,从山东南部穿插进淮安府,然后一路南下,同时海军入长江口徐徐逼近,自扬州接大军渡江。

只要骑兵渡江成功,包围京城的东、南面十二道城门,同时海军入长江,控制住京城西、北七道城门,那朱允炆便插翅难飞。

打的就是速度,必须赶在朱允炆出逃京城前包围京城。

自己这次南下穿插作战和历史上朱棣穿插作战不同,朱棣所面对的局面是所有南军重兵集团都被他重创乃至歼灭,朱允炆已经拉不出除了宋晟、沐晟以外的其它兵团对抗朱棣,这才在绝望中自焚。

可眼下,如果自己要穿插作战,那朱允炆的底牌实际上还有很多。

西南的兵团至今未出动,起码能拉出十万战兵。

北方的李景隆甚至有可能还没遭遇战败,还有三十万大军可供驱使。西北的宋晟、广西的杨文、山西的房昭……

这一支支军队都还在,朱允炆如果逃出了京城,那还是有机会召集起几十万大军和自己父子二人对峙的。

所以这场战事追求的就是快,以最快速度包围京城,结束靖难之役。

骑兵只要包围东城,便可以用海军运载的攻城炮集中一点从东面展开进攻。

由于京城遭遇过陈友谅的威胁,因此老朱特意加固过西面和北边临江水的城墙,那些城墙虽然没有明末乃至二战时期坚固,但也并非是舰炮能轻易拿下的。

相反,南京东面和南边没有临水的地方,几乎都是夯土城墙,只有在城门楼附近才有墙砖。

将野战炮集中到东面一点进行炮击,迅速拿下外城,将朱允炆控制在没有耕地和粮食的内城之中,便是朱高煦要做的事情。

把这一切都清晰明了后,朱高煦就知道自己还需要安排什么了。

尽管说江淮一带因为蒙元拆除城墙而导致许多地方没有城墙,但自己数万人南下,一路上粮秣如何解决是一个大问题。

现在北军集结,江淮、江南等地粮价飞涨,这一路南下到底还能不能收集到足够的粮食?

因此,自己得早做准备。

想到此处,他抬起了头看向西厂百户官:“你给我的话加密,让胡纶帮我去一趟淮安。”

“末将领命!”百户官提笔开始准备书写,朱高煦也将自己想让胡纶做的事情给一点点说出来。

在他交代着一切的时候,北平方向的朱棣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杀!杀!杀……”

喊杀声在北平城外连绵不断,十余万大军在清理干净的校场中训练,各部听从朱棣帅台所传来的号令,不断的进行阵型磨合和各部穿插。

这一幕,就好像指挥着十几万人的庞大数量,让他们井然有序的进行一场阅兵式。

看上去似乎是花架子,但真正打起来的时候,他们的对手就会对他们的配合感到吃惊。

“好啊!好!”

站在七八丈的帅台上,朱棣无法将整支大军看个明白,因为十万人的数量着实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