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故都的秋结尾+琵琶行序(第3/6页)

柳宗元的心情忽然开阔:“梦得兄,我懂你的诗了。”

也懂了那个人的诗,万类霜天竞自由,秋,也可热烈。

太极宫。

长孙皇后看着水镜里帧帧闪过的画面,目露神往:“若是看得这般秋景,郁达夫想必不会那般悲凉吧!”

“是啊,”李世民轻笑,难得感慨不已,“后世曾遭沦亡,却能驱除敌寇,克复神州,有如此欣欣向荣、百姓乐业之景,后人总说大唐盛世,与后世一比,却是相形见绌了。”

未央宫。

刘彻眼红完那灿灿稻谷与宽阔广路,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楚棠说她处在2023年,1945年日本投降,其间相距不过78年而已!”

卫青等人如遭当头棒喝,猛然回过神来:“百年不到,他们的国家竟然变成了这般模样!”

咸阳。

嬴政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暗自沉吟:“短短78年,故都换新貌,后世王朝,怎么会有这样的惊天伟力?”

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这是航拍中国里的秋景图,大家看完有什么感想呢?壮美山河,处处是风景。郁达夫独爱故都北平的秋日,大家又会对哪里的秋天魂牵梦萦、感慨遂深?我们这次的作业,就是请大家模仿郁达夫的笔调,写一篇随笔,分享你眼中的秋,字数不限哦~这篇课文就讲到这里,有问题后台私信,喜欢的话一键三连,我是楚棠,下节课再见!】

嗯……

苏轼迟疑了一下:“模仿郁达夫的笔调,是要我等写那新文学?”

苏辙艰难微笑:“似乎,是的。”

文章大家韩愈颇觉棘手:“那新文学看着是平易,但若要写,却是有些难于下笔啊。”

还是古文好,多简洁,怎么不让写古文,他能一口气写三篇!

白居易同样迟疑:“诗可俚俗,但这新文学的文法,我等却是生疏得很啊。”

三国。

向来积极交作业的曹植第一次想逃掉,有个词语叫东施效颦,他不想做东施。

现在他们反倒感谢起楚棠说字数不限了,若限上字数,怕不是更令人头疼。

万万没想到,对后世学子来说极为平常、极好应付的一次随堂作业,竟是令不少文坛大佬踌躇不已,唯一有共鸣的,可能就是“字数不限”这样的福分吧!

当然,也有例外。

明朝。

冯梦龙摩拳擦掌:“我也来试试这新文学的笔法。”

敢于接受民间新事物的冯大手早就对新文学十分感兴趣了,这个作业简直正中他的下怀。不仅是写秋,他还盘算着尝试用后世的文法写写话本子。

毕竟这种语言,看起来真的很方便。

清朝。

曹雪芹也有些跃跃欲试,不过他走了个偏锋,他不想模仿郁达夫的,他想模仿老舍的!反正都是新文学,应该差不到哪里去……吧?

各位老祖宗为作业头秃,而诸位陛下头更秃了。由于楚棠透露出来的后世种种,他们一反思,一合计,还是觉得富民强兵才是第一要务,寇从海上来,水师之防也不能轻视,还有出海寻访诸国,桩桩件件都是事。

另外,他们还觉得心惊的是水镜上放出的两首诗词和提到新文学时隐隐用到的字眼,秦皇汉武等人敏锐地感觉到其下潜藏着惊雷,一时间对楚棠的观感都复杂了起来,既想从她口中窥到机缘,又怕她说出什么意想不到的话引起骚乱。

“要是楚棠能少讲些新文学就好了。”

他们这样想着。

****

几日之后,黄昏幕下,水镜准时亮起。

长安。

院中的白居易几乎立时抬头,上次横空杀出一个郁达夫,这次按顺序,应该要讲他的《琵琶行》了吧?

从房间里出来的白行简笑眯眯地给哥哥递了一杯水:“兄长,别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