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荆交之事(第2/3页)

石亭之战,陆逊、朱桓合击曹休,斩俘魏卒万余人。终曹叡之世,曹魏无力于江淮发起南征。直到司马懿采用邓艾之策,深治江淮才让江淮复苏。

故而自霍峻领兵起,重新阅读史记所载的战史,便感先秦时期的兵马数目谎称严重。可能两三万人便会被记录为十余万之众,七八万之众通过渲染则是四十余万,其中水份之大,令人难以论说。

众史家之中,盖因陈寿处于三国末期,撰写《三国志》时能接触到一手战争资料,或是了解军队详细。故而《三国志》凡有记载的兵马数目,多是可战之兵。

如刘备救徐州时,仅兵千余人及乌丸杂胡骑,又略得饥民数千人。及刘备至汝南时期,众数千人。

今下曹操手上的荆州仅南阳郡及襄樊,通过行政拆分,得到四郡,户籍人口数目不多。万余人被斩俘,荆襄不为之一空,这才是有假。

荆襄兵空,曹操势必会派兵马南下增援。关羽想要打下襄樊,迎战援军方是重头戏。若被援军击退,之前的谋划将会前功尽弃。

回到船舱内,霍峻坐到榻上,通读书信内容,思虑良久,提笔给刘备去了封信。

信中,霍峻表示可向襄樊派遣援军支援,但今下襄樊形势未明,刘备不宜亲征襄樊。

若刘备欲率兵北伐,霍峻则建议刘备在夏季雨水充沛时用兵。夏季雨水充沛,江汉水位大涨,利于大军北伐,也利于关羽封锁襄阳。

最后,霍峻汇报了下交岭战事,方才停下笔墨。

待巾帛上的字迹晾干后,霍峻命人将书信送与刘备。

待信使出舱后,霍峻吩咐说道:“命船队尽快速度,赶赴番禺!”

“诺!”

撩起船帘,霍峻望着漓江山水风景,神情多有不舍,感慨说道:“且待天下一统,再观漓江山水风景。”

岁月流逝,人有衰老,唯有山水不变!

……

且不说霍峻南下番禺,今时关羽、吕蒙已率军士,趁着襄樊空虚之际,水路二军汇合,兵锋直抵樊城,屯水路之兵于鱼梁洲。

鱼梁洲,三面环水,北面依山之半岛。

水涨时节,北面与山互通的低洼之地,会被上涨的汉、淯二水淹没;枯水季节,则会形成可以通行的道路。

昔金口之役后,霍峻曾率军北上,占据鱼梁洲威逼襄樊二城,斩杀李通,迁汉水之民南下。

曹仁吸取教训,采纳朱治的意见,于鱼梁洲上修筑城垒,阻止南汉水师学霍峻那般占据鱼梁洲。然关羽、吕蒙二人抵达时,鱼梁洲城垒已是空荡无人,直接被南汉兵马所据,成为北伐的基地大营。

显然曹仁为了谋取东三郡,又因关羽称病休养之故,少了些戒备,将襄樊外围的驻兵抽调,仅留下守备襄樊二城的兵力。

关羽、吕蒙带手下诸将乘舟,观察襄樊地理水情。

舟舸上,关羽单手按剑而立,其高大魁梧的身姿于甲板上甚是醒目。

关羽按剑而望,说道:“襄樊二城之间水道狭窄,仅七八百步。枯水之时,贼寇搭建浮桥,可与襄阳互通。今下可于樊城之南下营,阻贼援军渡河。”

说着,关羽捋须淡笑,说道:“于城南扎营,不仅可阻二城互通,亦可扬我军之雄武,以威樊城之曹仁。”

“赵累、士仁何在?”

“末将在!”

赵累、士仁踏步出列,拱手应道。

“士仁为主将,赵累为副将,命你二人领步骑七千,扎营于樊城之南。”

“诺!”二人领命退下。

“子明,今襄阳城中兵马粮辎多少,是由何人镇守?”关羽问道。

“启禀君侯,襄阳是为贼章陵太守,平狄将军吕常坐镇。其为南阳博望人,城中有兵约在五千上下,粮辎多少难以深知。然襄阳是为重镇之地,曹仁、朱治旧于此,蒙粗估算之,或可撑一载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