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集句诗】(第2/3页)

柳永担忧地抬头望去,却见又有数条文字在天幕一一浮现:

【理学大家:为什么不放全?“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种淫|词艳|语也配称豪放派?】

【理学大家:柳永什么货色大家懂懂的都懂,整天跟着□□们厮混,尽是些床笫欢爱之事,简直不堪入目!如此伤风败俗、有伤教化的人还胆敢自称白衣卿相?要我说,干脆称闺房浪子、青楼常客吧,谁读他词谁丢人!】

【理学大家:真正的豪放派大家,还得看我们的苏轼大大,柳永连一根指头都比不得他!】

【苏东坡(1084):?】

【苏东坡(1084):轼甚喜柳词。】

【理学大家:苏东坡,你根本不懂苏轼!别侮辱我们苏轼大大!】

「北宋·公元1084年」

「江宁·钟山」

苏轼的手停在半空,他面前半透明的方框还在闪烁,他却不知道该回些什么。

刚才被那位“理学大家”点名之后,苏轼的面前骤然跳出了半透明的方框。苏轼略一思索,随即无师自通地学会了发送弹幕。

苏轼所在的时代,恰好柳风盛行。今少年十有八九不学柳耆卿,则学曹元宠,苏轼亦不免俗。而且他私以为柳大家之作虽多艳|情之曲,但亦有“想当年、空运筹决战,图王取霸无休。江山如画,云涛烟浪,翻输范蠡扁舟。验前经旧史,嗟漫哉、当日风流。斜阳暮草茫茫,尽成万古遗愁”这样的豪迈之作。

见“理学大家”一昧贬低柳永,苏轼觉得他有失公允,忍不住发送弹幕想替柳永辩驳,却没想到刚开口就被人喷了个狗血临头。

“东坡,你根本不懂苏轼。”王安石大笑。

“王公,你就别打趣我了。”苏轼郁闷地划掉在文本框里写下的字,忧愁道:“您为何不替柳公说话?难道您不喜欢柳公的词吗?”

苏轼这无意一问,却令王安石陡然沉默。他望着天幕上那句刺目的“伤风败俗、有损教化”,眼里闪动着让苏轼看不懂的复杂神色。

“王公,你怎么了?”苏轼见王安石久久不语,不免担忧。

“我是在羡慕你啊。”

王安石望着自己面前那闪烁的文本框,叹了口气:“你敢直言喜欢柳词,当真了不得。”

“这……”苏轼有些不解地皱起眉:“这有什么不能说的?”

“说起来,柳公长我数十岁,而东坡你又小我十几年,你和柳公之间,倒是隔了快五十年。柳公在世之时,但凡自诩清流之辈,无人敢与柳公深交,更甚者还对他避如蛇蝎。而今柳公仙逝,众人却对他交口相赞,当真……”

王安石闭目长叹。

“柳公长我数十岁,我尚未出茅庐之际,柳公早已名满天下,骫骰从俗,天下咏之……其实喜欢的又何止是百姓,就连官家亦不免俗。”

“官、官家?”苏轼有些震惊地瞪大眼睛。

“不是如今的官家,是仁宗。”

“可我听闻,仁宗不是……”

苏轼曾听过一事。柳永还叫柳三变的时候,曾作《鹤冲天》一词。其中有一句算是应景,又算是牢骚的词:“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后来临轩放榜,柳三变落第,仁宗还特意批复一句“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此后柳三变多次赶考,无一例外全都落选。直至改名为“永”后,才于景祐元年及第,总算磨勘转官。

“那是面上功夫。”王安石一哂,不以为意。

“柳公之词,天下传唱,自然流入禁宫。官家颇好其词,每对酒,必使侍妓歌之再三。但官家深知留意儒雅,务本理道的道理,万不可让此闺门淫媟之语成为正统,所以面上对其深恶痛绝,实乃为不失其正、弘雅颂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