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灵雎献上投名状,李藐怒斥曹孟德(第3/5页)

曹真的父亲名唤曹邵,乃是曹操的族人。

曾在讨伐董卓时,替曹操募兵,遭遇地方太守的杀害,也正是因此,曹真幼年丧父,被曹操收为养子,视如己出。

又因为与曹丕年龄相仿,两人相交默契,走的很近。

此刻的他,一副垂头丧气直跺脚的模样……

口中不断地嚷嚷着,“子桓你……你平素里也挺聪明的呀,怎么……怎么这次就猪油蒙了心?就……就……听信了那李藐的谗言,你也不想想你爹若会跟氏族妥协,那他还会称魏公么?荀令君还会死么?你……唉……唉……”

曹丕连忙回道:“子丹,你莫要如此暴躁,你难道看不出来么?这些年,就因为父亲称公,就因为荀令君的死,整个中原何其动荡?三年来中原与北方的叛乱,没有十次也有八次了吧?这说明什么?说明世家的能量依旧不容小觑,而我与子健比,并不得父亲宠爱,我能利用的唯有这一股力量啊!”

曹真能听明白曹丕的担忧,也能听懂,他为了世子之位,必须……且不得不做出的妥协。

可曹真作为宗室的一员,他尤是愤愤不平:“可……可也不能把选官之权就这么……就这么让给外人啊!”

“不让出去?如何让各士家支持子桓公子呢?”

年轻的陈群张口道:“子桓公子说的没错,曹丞相的喜好一定程度决定宗室的态度,偏偏在冲公子之后,曹丞相最疼爱的是植公子啊,这点上……子桓已经做出过无数努力,成效甚微……”

“不瞒你们,这《九品官人法》中许多地方与我这些年的想法不谋而合……且不说子桓能借此拉拢到一众士家的支持,单单这等选人之法就远胜于大汉之察举……这等选人之法,更能给世人希望啊!”

刘桢则道:“其实李先生也向子桓提及过,这《九品官人法》是好,但曹丞相未必会听,甚至会因此勃然大怒,李先生是让子桓自己选择,是要做一个孝子?始终按照曹丞相的吩咐做事,用这份孝心感动曹丞相,争夺世子?”

“还是做一个叛逆之子……用正确的方式,积攒能量,然后对抗曹丞相,以此凌厉的方式争夺世子?至少在江陵,那关家逆子关麟的行径证明……哪怕是做一个叛逆之子,这条路依旧是能走通的!”

随着众人的表态,司马懿始终凝思不语,曹丕倾身询问:“仲达?大家都说了这《九品官人法》,你怎么一言不发?”

司马懿答道:“我在想曹丞相对子桓说的话……”

啊……

曹丕一怔。

他意识到,司马懿提到的是父亲留下的那一句:

——“为达目的,都学会联合外人跟孤来对抗了!”

——“很好,你这样,才像是孤的儿子!”

司马懿继续道:“丞相是当世雄主,要听懂他所说,还要听懂他未曾说,要想他所想,还要想他未曾想。”

曹真不耐烦:“你能不能干脆点儿说人话?”

曹丕追问:“什么是父亲未曾说?未曾想?”

司马懿摇头,“丞相心深似海,非我等轻易可以洞悉,我得好好想想,不可造次……不过,这一封精妙绝伦,能助子桓公子联合各世家大族的《九品官人法》,那位李先生既能献给子桓,那足以笃定,他就是子桓能信得过的人!”

曹真讽刺道:“你说了一大堆,就跟没说一个样儿!你还要想……保不齐到正午宴会时,曹丞相直接就宣布,要用子健的那封《征召寡妇分配军户》了……依我看,你是在消遣子桓吧?”

司马懿躬身站起:“子桓若信我,就让我再多的想想,若是信不过我,我即刻告退……”

曹丕伸手制止,“仲达,坐下!”

他责备的地看了曹真一眼,“你慢慢想,把我接下来要如何应对,都想清楚……还有李先生?父亲定是因为此《九品官人法》,所以才下令,正午宴会,校验鼓吏鼓曲,更是将李先生带入宴席,上一次如此安排,还是祢衡啊……父亲定是生我的气,故而迁怒与他,父亲是要羞辱于他,这让他如何自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