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附之翼尾,可行千里——(第2/6页)
在廖化、糜阳、糜路、士武等人的劝离下……
牢狱中的人纷纷退出。
他们步履沉重,面色异乎寻常的坚决。
待得走出牢狱……
迎着牢狱外的火把,可以清楚的看到,包括关羽、张飞、马良在内,每一个人的眼眶中都含着泪。
像是感动,又像是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感觉……鼻子有些酸,脑袋中尤自“嗡嗡”作响,仿佛关麟的话尤在回荡。
且……振聋发聩,沁人心脾!
张飞是最早从这种状态中苏醒过来的,他直接把话题转移到一个并不那么伤感的地方,“想不到,曹操这厮做了这么多丧尽天良的事儿,早知道他如此大奸大恶,当年十八路诸侯讨董时,俺就该直接给他身上捅一千个透明窟窿,让这该死的曹贼,这些年屠这么多人!”
不怪张飞愤怒。
汉桓帝永寿三年,是大汉最后一次人口统计,全国人口共1668万户,5649万口。
而在三国,263年魏灭蜀时,蜀国人口28万户,94万口;
魏国66万户,443万口;
吴国灭亡时(280年),53万户,230万户口;
考虑到三国时期,存在大量的隐户,经学者大致估算,三国之后人口的真实数量是1400万口!
也就是说,华夏大地,一百年,消失了4200万人,七去其六。
这才是真正的三国,不只是历史上记载的群雄并起、英杰辈出、忠肝义胆……而是匪祸丛生、饿殍遍野、兵荒马乱;
更不只是曹操饮酒高歌时,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豪情万丈,更是“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的满目荒凉。
可以说,造成人口大量消失的是瘟疫、是战乱。
这些在这个时代是不可避免的。
可……有一样却是能避免的。
——屠城!
不夸张的说,煌煌华夏,煌煌三国。
一百年,消失四千万人这件事儿!
作为三国第一屠刀的“曹丞相”,势必书写出了属于他的那一份“浓墨重彩”!
作为对比,不管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中,唯一没有记载屠过城的诸侯,唯有——刘备!
他的所作所为“弥足珍贵”!
仔细想想,也不难理解。
屠城屠的都是普通人,刘备本就是个普通人,他会屠自己么?
“好一个‘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好一个‘屠城残杀平民百万’……”吟出这一句时,关羽的手都不由得握紧。
他有些后悔了……
后悔在那云梦泽的尽头,那最后一段的华容道,放了曹操一命!
这一刻的关羽,他意识到了华容道时,他是何其浅薄?
他是“念及旧情”“义释曹操”得了美名!
可这百万平民的尸骨,这些被迫卷入战乱中本该无辜的黎庶,诚如云旗所言,他们的命就不是命么?
这一刻的关羽,他意识到他心中的“义”充其量是小“义”。
真正万民的“大义”,他关羽不配!
甚至,若非云旗今晚的一番“醍醐灌顶”的话。
他关羽还自诩高义!
呵呵……
高义,自诩高义!
第一次,关羽感觉自己的脸胀的厉害,他就有一种“脸都不要”的感觉。
如此森冷的气氛下。
马良适时开口感慨道:“关公,三将军,固然,曹贼的恶行触目惊心,可我更惊讶的是,那曹贼的恶行……云旗竟然都知道!”
说到这儿,马良顿了一下,再度张口,这一次比方才的话更郑重了许多。
“关公、三将军……你们可曾发现,若是方才云旗的一番话罗列在一起,传扬出去,传遍荆州、传遍巴蜀,也传往中原大地,传往北境……那会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