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她也曾恨过那张脸(第3/4页)
那条视频很简单,就是用图文加踩点音乐的方式,结合当年那起案件,介绍了一下孙誉文这个人。
关键词有三个,「杀人犯」,「诗人」,「斯文败类」。
谁能想到臭名昭著的杀人犯居然是个诗人,写的一手好字,好情诗,似乎只要读上两行就能透过那泛黄信纸上的俊逸字体,窥见一个深情敏感又偏执脆弱的灵魂。
而这样一个复杂的人,又偏偏是个眉目坚毅,气质忧郁的大帅哥。
他那几张清晰的、不同角度景别的照片一夜之间被大家争相转载,下面纷纷讨论他长得多像那位以性张力著称的韩国男星,也分析他如何在二十世纪末的东北就能把老钱风穿的优雅低调。
人类的道德标准有时候是很虚伪的东西,如果抛去社会身份,遮上这张脸,于阴暗处都想肆无忌惮地与恶魔携手,献上鲜花,崇拜,甚至爱。
余九琪在爆款视频下面刷到许多冒着星星眼的表白和幻想,说他或许被逼无奈,或许身患隐疾,说他只是杀人案的从犯之一,或许不应该遭受这般审判。
只是因为他是一个长得好看的诗人,杀人犯都成了魅力加成项。
她按下视频暂停键,定格在孙誉文脸上,放大,再放大,眸光清冷地在那张二十几年前的像素不高的照片上扫过,浓眉压着眼睛,微微带着驼峰的高鼻,折角锋利的下颌,抿成一条线的薄唇。
很难不想到另一个人,除了眼神里散出的气韵不同外,五官单拆出来几乎都一模一样。
用下面高赞评论的话来说,孙誉文的眼神里有着神经质般的破碎。而孙锡呢?余九琪拼凑着语言来形容,可拼来凑去,都不如一个动物贴切。
反正就是一张大部分时候都不让人痛快的脸。
她也曾恨过这张脸的。
恨到什么程度呢?
余九琪记得,刚上初中那年,尤其是父母正式通知她要离婚时,起初小九很难接受,甚至害怕。就去澡堂问姥爷,我妈为什么一定要离婚呢,是她爱上别人了吗,还是我们做错了什么?
姥爷当时正在佛堂给小姨和姥姥的遗像换香,没有搭理小姑娘的问题,直到过了很久,见她哭了,才闷闷说了句她当时没太听懂的话。
姥爷说,谁也没错,是你妈还留在过去没回来。
这句话她琢磨了很长时间,还是无法感同身受,但里面有个字眼她是懂的,她知道过去两个字指的是什么。
那时候小九早就了解了那起阴影般笼罩在全家人头顶的案子,也知道罪魁祸首是谁,甚至很多年前就认识了样貌极相似的罪人的儿子。
那张脸,如今也时不时就会出现学校的走廊里,操场上,回家的公交车站,和常去的奶茶店后门。一看到,就令人厌烦。
她知道作为众人口中乖巧善良讨人喜欢的好女孩,应该怀揣善念去对待他人,不能对本身无辜的同龄孩子带有恶意,可她做不到,就是恨,恨那张脸,恨到阴暗地渴望看到它受伤,流血,甚至被毁掉。
似乎看到那张脸受尽折磨,就能消解一些她无法示人的叛逆和压抑。
在很长一段时间,那是她唯一的情绪疏口。起码当时她是那样认为的。
而巧的是,那段时间他脸上经常挂着伤,大伤小伤不断,常常是旧伤还没好,新伤又叠上去了,脸上就没干净过。余九琪也听同学们聊起过他经常打架的事,据说三两个近不了身,但他没有任何同伴,只要凑齐五个人堵住他,那就是随便揍了。
心里不是没晃过一丝酸涩,但还是不受控地想去欣赏他的痛苦。
所以那些走廊里、操场上、公交车和奶茶店后门的偶遇根本不是巧合,像是中了什么蛊,上了瘾一般,小心翼翼地设计一场场擦肩而过,在短暂重叠的瞬间,余光细细瞄一眼他额头上的淤青,脸颊上的红肿,嘴角一抹猩红的新鲜伤疤,或者鼻梁上染着黄色药水的灰白纱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