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2章 旗帜(第2/4页)

毕竟双方的战斗力实在是差距太大了,在双方武器装备差不多的情况下,河北这边轻轻松松的压着对面打,无一败绩,创造了各种战争奇迹,强悍到简直离谱,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世界上最巅峰的陆军出现了。

而导致这一切的原因很简单——

“虽然邺城在召开大会,但土改等工作不能停下,对那些身上有血债的人,要坚决的打击,要狠狠的清算。”

这便是原因。

在过去的每一个王朝建立途中,以及王朝的存续途中,都有很多“贤人”、“乡贤”、“家族”前来投靠,通过给予支持,进而在新王朝获得一定的利益,团结这些人,就能够建立一个新王朝,并且尽可能长久的维持一个王朝。

但在诸夏工农共和国这里不是这样,在明党这里不是这样,从建立之处,尤其是洛庆云重新将党章彻底简洁之后,明党就彻底将这些人排除在外,按照洛庆云的话来说就是——“我们要建立一个纯洁的、有战斗力的政党,第一件事就是要保持内部的纯洁,那就不能将那些早就已经腐烂的肉融入进来,我们宁愿流的血再多一些,宁愿得到胜利的时间再长一些,也不希望未来五十年,一百年,都在和那些腐肉做斗争,他们只能是反动派,被我们打倒的反动派,而绝不可能变成我们的同志。”

在这种指导思想下,明党前期自然是有些艰难的,但在起势之后,这些几乎都出身底层的干部,很快就爆发出了巨大的战斗力,每一个新加入进来的同志,都是可以信任的,而不担心他抱着什么家族的任务。

在攻占河北行省的过程中,明党每到一个县城,基本上都是按照当地大族的族谱杀人,当然,不是明党动手,而是召开公审大会,每一个手上有血债的,都会被直接枪毙,没有血债的,如果有犯罪,则会抄没生产资料,同时赔偿百姓,至于就连犯罪都没有的,则会释放,成为普通的百姓,但因为规定,这种被公审的后人,直系五代之内是不可能加入明党了。

在这种审判条件下,手中没有血债的基本上不多,所以说一句按照族谱杀还没有错,不过这已经是相当手下留情了,至少都没杀干净,还给了很多人重新做人的机会,让他们重新参与劳动,自力更生,除了不能加入明党,其他的也没有歧视。

不过还有一种办法,可以解除这种限制,那就是成为烈士,成为烈士之后,烈士的后代就可以不用受到前面的牵连。

原先河北行省的各个世家大族,在这种清剿之下,基本上都彻底消失,只有一丁点保留下来,比如和洛氏有关系的一些,但这不是走后门,而是因为手中没有血债,也没有什么其他的问题,但即便是如此,土地和工厂也都全部充公,这是洛庆云亲自在党会上做的报告,要“无视身份、秉公而为,一切生产资料归于工农”。

当然,充公的都是生产资料,类似于黄金、宝石、古董、字画等并不能用来生产的东西,只要不是非法取得,明党自然不会充公,依旧让他们保留,在一个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中,这些东西只有附着价值,而不能成为奴役别人的存在。

“土地改革以及工厂改革都已经做的差不多了,共和国的经济基础已经夯实的很坚实,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党内成员不足,这不利于我们未来的工作,以我们现在的实力,我看最多三年之内,就能统一东边这边,那个时候,我们从哪里找到那么多理论优秀、能力优秀的同志们呢。”

明党内部的二号人物,号称明党大管家的政首何薇薇同志对此是最为焦虑的,“若是单论各地的政首,我这里倒是有不少人选,但其中大多数只通实务,在理论方面是不太行的,让他们主导一个地区的经济恢复工作没问题,但让他们去主导党务工作,我是不放心的,子午同志和庆云同志也都是这样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