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第4/5页)
“那数字二和数字八呢,这个又是怎么一回事?”小张好奇地询问前辈,脸上露出了洗耳恭听状。
郑哥胸有成竹,又拿起保温杯喝了一口:“这是行业黑话,如果那个treasure事先有了解过我们本地的一些黑话,猜到并不难。更何况,那个聪明的小伙子特别会分析推理,他应当一开始就猜到了包鸿志的动机。世人普遍的动机无非爱恨情仇、报复和金钱,包鸿志与卢女士无仇无怨、也无情感纠葛,自然只剩下了金钱利益。”
“杀掉卢女士是为了灭口,那徐征明没死,两个孩子没事说明什么?——说明三名恶徒一开始的动机就是孩子。两个小受害者在他们眼里等于钱。”
“结合数字二,不难猜出,指的是现场两个孩子。至于数字八,既然动机是钱,数字八就随之而来了。在九十年代,八百不可能太少了,八万又夸张了,自然只剩下八千!”
也是因为数字二和数字八,在云省小城把徐父徐母两位老人震了个神魂出窍,他们以为警方知道了一切。
听完这一连串的分析,小张眼睛瞪大,脖子后仰,整个人肃然起敬,为那个叫treasure网友的聪明才智,也为郑哥的经验丰富,姜不愧是老的辣啊!
这么一分析,完全井井有条,复杂化的东西瞬间简单明了,根本没有神神叨叨的影子。
小张激动极了,唰唰唰再度写下这一串分析,给郑哥竖起一个大拇指。
这群网友他们互相称呼都是,念念不忘、treasure和什么猫冬雪。第一次听的时候,警方们满头问号,都感觉自己老了,跟不上年轻人了。
出来混还叫圈名、网名。
谁曾想,跟年轻人混就是一个从不习惯到逐渐融入适应的过程。没超过一天,年过五十的郑哥,也跟着喊网名了。
“只剩下最后一个疑点了郑哥!”小张看着满满当当隽秀字迹的结案报告,激动得快落下泪来,“那个treasure是怎么知道,徐征明的养父母有嫌疑?要知道,徐征明十九年了,都以为自己是被收养的。”
包鸿志嘴巴跟上了拉链似的,他指望着同伙能善待家人,任由警方怎么审讯都撬不开他那张嘴。
谁能想到,突破口在千里之外呢?
两位老人心理素质不高,他们被铐上手铐时就开始哭天喊地,警员轻轻一敲打,什么都招了个干干净净。审讯他们并不难,可一开始就知道突破口在云省这里却不容易。
小张设身处地,如果他是徐征明,自己一个人擒凶,起码要耗时数个月才能追踪到养父母这条线吧。
“这个……”郑哥似乎被问住了,又似乎没有。寒秋瑟瑟,警局外的风卷起不少落叶,他手里握着一个保温杯,眼神放空状似回忆,“这个其实也不难。”
“哦?”小张竖起了耳朵。
“无非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罢了!”郑哥自我肯定地点了点头,给年轻人说起了那段经历,“我和一名同志坐车到了那个小区楼下,别人看不出什么,可你郑哥有二十年办案经验,我一眼就看出这小区布局多是一室一厅或者两室一厅。徐征明说自己有一个弟弟,哪有跟成年弟弟同睡一屋的道理,他真实处境可想而知。”
小张点了点头,用爆亮的眸光催促道:然后呢?然后呢?
“treasure和徐征明认识早,详细看过了帖子上的每一个内容。那个年轻人聪明,应该从徐征明透露的只言片语中,获悉了真相。”也许是事后诸葛亮,明达市警方后来也去海角论坛,以审视的角度去看徐征明最初的求助帖子。
什么从小做家务,八岁就要拿动锅铲给全家人做饭。
什么初中毕业辍学,养父母不给读高中。
什么风寒感冒,养父母认为看病费钱,不让他去卫生所挂吊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