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研讨会(一更(第2/4页)

两人只是想一想,心里知道,不能打扰孟同志,据说那些国外的专家教授们来者不善,孟同志还要好好应对呢!

“来了,来了……”

前方有人到了,童彤小声提醒,邓倩美瞬间露出微笑。

会议开始前,参会人员陆续进入报告厅。

有人说一个女人相当于五百只鸭子,其实不管男人女人,人多了都一样,就好比此时的报告厅,各国语言齐飞。

有叙旧的。

“哦,汉斯,好久不见……”

“哦,詹姆你也来了……”

有讨论问题的。

“你们去年发的那篇文章中说的……”

还有双手抱臂,一脸不耐等待主角登场。

“孟呢?那位孟怎么还没来?不会是知道骗不下去不敢来了吧?”

门外的邓倩美等人也很焦急,孟同志怎么还没有来?会议九点开始,眼下已经八点五十五了,不会是出什么问题……呸呸呸,不会的,肯定不会!

邓倩美攥紧了自己的手。

走廊上传来一阵脚步声,她抬头看去,一行人走过来,走在前方的是一位大约二十多岁,年轻,但脚步十分坚定的女同志。

邓倩美一眼就认出来了,是孟同志。

孟同志来了!

两个人打开报告厅的门,其他人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她,孟秋嘴角含笑,对他们点点头,踏了进去。

报告厅的大门在侧前方,有人进来,厅内的人一眼便能看见。

孟秋站在门口,一道道目光看过来,她环视一圈,不疾不徐,一步一步走上主席台。

台上早已布置好了话筒,孟秋轻轻地拍了拍,发出“咚咚”两声,吸引了台下的注意力。

报告厅内各种声音渐渐消失,只剩下一道声音从话筒中传出。

“诸位,上午好,我是孟秋。”

“今天我报告的主题是‘基于多种模型的长期地震预测机制及方法’……”

大约是没有想到她上来就直奔主题,下面的人甚至还没来得及感叹原来她就是那位孟同志,就被她拉进了报告中。

他们也不想的,但她上来就放大招,就是想挑刺,也得听听看,才能挑的有理有据不是?

然而这一听,众人的表情从“切!”到“嗯?”,再到“嗯!”,不过短短时间。

“基于这种模型,可以得出……”

“以上是华国过去的几场大地震数据,对比分析,震源变化……”

“通过地面运动特征分析……”

哈里森教授表情认真,他的学生,打从进入华国就没满意过的西奥多放下了膀子。

哈里森教授旁边,来自M国另一所高校的罗伯特教授神情凝重。

一场报告做了三个小时,从九点到十二点。

“……以上便是我的报告内容。”

孟秋放下手里的文件,咽了咽口水。

站在台下的会议组组长,拍了拍旁边一个工作人员,对方会意,送上茶水。

孟秋接过茶杯,一口气喝了半杯,缓解了喉咙的干涩。她放下茶杯,看向台下,接下来是提问时间。

一个人站了起来:“孟女士,请问您刚才提到的模型物理部分……”

“关于这点,我说过,需要足够的数据支持,譬如……”

不待第一个人再问,又一个人站了起来:“孟女士,您刚才提到的能够探测到地底17千米以下数据的探测仪是真的吗?”

孟秋笑了笑:“当然。”

底下一片哗然,华国竟然有这样的探测仪。

“孟女士,关于数据运算及模型建立……”

“孟女士……”

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别以为大家是在进行学术交流,实际上挑刺的、找茬的、挖坑的、套话的,不计其数。

孟秋站在台上,舌战群儒,好在她也不是没有帮手,参加本次研讨会的不止国外的专家教授,也有国内的研究人员。